汝從何方來,笑齒粲如玉
出自宋代蘇軾《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》:
我歸自南山,山翠猶在目。
心隨白云去,夢繞山之麓。
汝從何方來,笑齒粲如玉。
探懷出新詩,秀語奪山綠。
覺來已茫昧,但記說秋菊。
有如彩樵人,入洞聽琴筑。
歸來寫遺聲,猶勝人間曲。
注釋參考
方來
(1).將來。 漢 袁康 《越絕書·外傳記吳王占?jí)簟罚骸癌z 王孫圣 ﹞博學(xué)彊識(shí),通於方來之事,可占大王夢。”《后漢書·皇后紀(jì)序》:“向使因設(shè)外戚之禁,編著《甲令》,改正后妃之制,貽厥方來,豈不休哉!” 宋 文天祥 《酹江月·又驛中言別友人》詞:“江流如此,方來還有英杰?!?/p>
(2).近來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城中臥疾知閻薛二子從邑令飲因以贈(zèng)之》詩:“車馬日蕭蕭,故不枉我廬;方來從令飲,臥病獨(dú)如何。”
粲如
粲爛,華美?!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白?孔子 卒,京師莫崇庠序,唯 建元 、 元狩 之間,文辭粲如也。” 明 宋濂 《<丹崖集>序》:“脈絡(luò)聯(lián)貫,委蛇不斷,又何《韶》鈞九奏、音律相宣而始終粲如也?!?/p>
蘇軾名句,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