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感興》:
一身素貧窶,四海長為客。
客涂不可窮,老去少筋力。
賤者人多棄,負霜變顏色。
歸來旅亭下,倚杖三嘆息。
只字不堪煮,萬卷譜徒積。
未如田舍翁,耕桑了衣食。
身世蟻旋磨,日月駒過隙。
百年竟何為,鬢發(fā)空皓白。
乾坤涉難馮,倦羽復奚適。
一枝愿深棲,庶以避彈射。
注釋參考
歸來
歸來 (guīlái) 返回原來的地方 return 昨日入城市,歸來淚滿巾?!巍?張俞《蠶婦》 去時里正與裹頭,歸來頭白還戍邊?!啤?杜甫《兵車行》旅亭
謂路邊供旅人暫時休息的處所。 清 黃景仁 《舟泊偕稚存飲江市次韻》:“小住征橈醉旅亭,晚鐘煙外正星星?!?/p>
倚杖
(1).依賴。 晉 干寶 《晉紀總論》:“倚杖虛曠,依阿無心者,皆名重海內。”《晉書·趙胤傳》:“ 南頓王 宗 反, 胤 殺 宗 ,於是 王導 、 庾亮 并倚杖之?!?清 薛福成 《書益陽胡文忠公與遼陽官文恭公交歡事》:“今用事者,胸無成見,依人而行,況以使相而握兵符,又隸旗籍,為朝廷所倚杖,每有大事,可借其言以得所請?!?/p>
(2).拄著手杖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東武吟》:“腰鐮刈葵藿,倚杖牧鷄豚?!?唐 王維 《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》詩:“倚杖柴門外,臨風聽暮蟬?!?唐 杜甫 《春歸》詩:“倚杖看孤石,傾壺就淺沙?!?/p>
三嘆
亦作“ 三嘆 ”。多次感嘆,形容慨嘆之深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吾子置食之間三嘆,何也?” 唐 杜甫 《惜別行送劉判官》詩:“九州兵革浩茫茫,三嘆聚散臨重陽?!?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自述》:“予每讀其史傳及《正氣歌》,未嘗不三嘆流涕也,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?!?/p>
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(fā)出贊嘆之聲,予以應和。《文選·陸機<文賦>》:“雖一唱而三嘆,固既雅而不艷?!?李善 注:“唱,發(fā)歌句者;三嘆,三人從而嘆之?!?/p>
釋文珦名句,感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