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袁說友《峽中聞杜鵑》:
春風(fēng)破曉晴嵐?jié)瘢妥痈n竮去程急。
空山兩兩杜鵑聲,回首家鄉(xiāng)無羽翼。
勸歸不歸聲厭多,旅懷刺刺空奈何。
君不見秭歸城上今啼不,多少行人滿江口。
注釋參考
不歸
(1).不返家?!对?shī)·豳風(fēng)·東山》:“我徂東山,慆慆不歸?!?清 蒲松齡 《司文郎》:“又聞次年再行鄉(xiāng)試,遂不歸,止而受教?!?/p>
(2).不歸還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盜戶》:“詎惡久假不歸,霸為己有?!?/p>
旅懷
羈旅者的情懷。 唐 祖詠 《過鄭曲》:“旅懷勞zi{1-1}慰,淅淅有涼風(fēng)?!?唐 張繼 《九日巴丘楊公臺(tái)上宴集》詩(shī):“ 江 漢 路長(zhǎng)身不定,菊花三笑旅懷開。” 明 李贄 《客吟》詩(shī)之一:“旅懷日不同,客夢(mèng)翻相似。”
刺刺
(1).多言貌?!豆茏印ぐ仔摹罚骸般点嫡卟灰蕴煜聻閼n,刺刺者不以萬物為筴?!?金 元好問 《入濟(jì)源寓舍》詩(shī):“睡中刺刺聞人語, 季子 金多過 洛陽 。” 清 宣鼎 《夜雨秋燈錄·十丈蓮》:“其族叔某時(shí)勸女再適,女大聲屏逐之,不容其刺刺語?!?/p>
(2).猶絮絮?!睹魇贰の脑穫魅w有光》:“四十四年始成進(jìn)士,授 長(zhǎng)興 知縣,用古教化為治。每聽訟,引婦女兒童案前,刺刺作 吳 語,斷訖遣去,不具獄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田七郎》:“二更向盡,諸僕皆睡去,兩人猶刺刺語?!?/p>
(3).象聲詞。 宋 梅堯臣 《送曹測(cè)崇班駐泊相州》詩(shī):“寒風(fēng)吹枯草,草短聲刺刺?!?劉半農(nóng) 《敲冰》詩(shī):“刺刺的大風(fēng),吹動(dòng)兩岸的大樹,化作一片怒濤似的聲響?!?/p>
(4).連續(xù)相刺?!稌x書·楊駿傳》:“初, 駿 徵高士 孫登 ,遺以布被, 登 截被於門,大呼曰:‘斫斫刺刺。’旬日託疾詐死,及是,其言果驗(yàn)。”
奈何
奈何 (nàihé) 怎么辦 how 無可奈何 如何 how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為之奈何。——《史記·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》 且為之奈何。 奈何取之盡錙銖。(錙銖(zīzhū ),古代重量單位,一銖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,六銖為一錙,喻微小。)—— 唐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 奈何飲于酒肆?!巍?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 懲治;對(duì)付 do sth.to a person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袁說友名句,峽中聞杜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