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哉太伯墟,吳越之委積
出自宋代張舜民《送羅正之年兄出使二浙》:
玉麈助清談,金貂飾高位。
二物已殺身,無剝生民利。
君為使者官,猶作農(nóng)夫事。
隨軒載畚插,一心惟度地。
惟梁及齊岱,潢汙變滯穗。
玉食反無魚,黃牛如象貴。
凡人畏辛苦,君處乃樂易。
富哉太伯墟,吳越之委積。
二年苦昏墊,灶臼成蛙肆。
一日死百人,官司但熟視。
不獲乃命君,物議已為遲。
君其尚勉旃,副彼朝廷意。
若為濬涇洪,可得露城市。
誅其姑息人,戢彼因循吏。
死者不可招,存者如何置。
赴海與壑鄰,實(shí)系君之智。
君家本天臺(tái),立身頗勤勚。
一生在州縣,晚歲稱憲使。
南人重衣錦,今爾實(shí)自致。
弭節(jié)拜墳?zāi)梗蹬TO(shè)鄉(xiāng)遂。
翁媼上籬觀,揮零復(fù)嗟喟。
咸曰羅家兒,今日乃如是。
伊予出西北,仕路每相值。
交代又同年,莫予論事契。
嗜好無不同,出處亦有類。
天臺(tái)與四明,一生游夢(mèng)寐。
淡蕩秋風(fēng)中,都門把歸袂。
行與興公游,閒過賀老醉。
二客儻有言,因風(fēng)幸相寄。
注釋參考
吳越
(1). 春秋 吳國 與 越國 的并稱。《國語·吳語》:“不修 方城 之內(nèi),踰諸夏而圖東國,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?!?/p>
(2). 吳 越 兩國時(shí)相攻伐,積怨殊深,因以比喻仇敵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當(dāng)初指望做夫妻,誰知變成 吳 越 ?!?元 關(guān)漢卿 《碧玉簫》曲:“休謊説,不索尋 吳 越 。喒,負(fù)心的教天滅?!薄毒劳ㄑ浴ぐ啄镒佑梨?zhèn)雷峰塔》:“我與你恩愛深重,教你穿在身上,恩將讎報(bào),反成 吳 越 ?”
(3).指 春秋 吳 越 故地(今 江 浙 一帶)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責(zé)躬詩》:“甘赴 江 湘 ,奮戈 吳 越 ?!?唐 李白 《夢(mèng)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我欲因之夢(mèng) 吳 越 ,一夜飛度 鏡湖 月。” 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龔圣予開》:“往來 吳 越 間,傷心舊宗社?!?/p>
(4). 五代 十國之一。始祖 錢镠 ,據(jù)有今 江蘇省 西南部、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東北部,后降于 北宋 ?!杜f五代史·世襲傳二·錢鏐》:“ 梁祖 革命,以 鏐 為尚父、 吳越 國王。”
張舜民名句,送羅正之年兄出使二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