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白玉蟾《春詞七首》:
晴簾暖幕笑如烘,春事還歸縹緲中。
紅藥一枝寒食過,東風(fēng)萬點(diǎn)海棠空。
注釋參考
春事
(1).春耕之事。《管子·幼官》:“地氣發(fā),戒春事?!?唐 李白 《寄東魯二稚子》詩:“春事已不及,江行復(fù)茫然。” 宋 王初寮 《履道象州上元》詩:“幽懷不自閒,欲逐春事起。安得五畝園,種蔬引江水。”
(2).春色;春意。 唐 徐晶 《同蔡孚<五亭詠>》:“幽棲可憐處,春事滿林扉?!?明 劉基 《次李子庚韻》:“風(fēng)落餘花春事非,愁心煙雨共霏霏。” 清 曹寅 《菜花歌》:“四月 吳 中春事足,四郊花氣穿城瀆?!?/p>
(3).特指花事。 宋 陳師道 《春懷示鄰里》詩:“屢失南鄰春事約,只今容有未開花?”
(4).指男女歡愛。 明 沉仕 《偶見》曲之二:“交鸞鳳春事無涯,不覺香露滴、牡丹芽?!?/p>
還歸
(1).返回。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怪神》引《管子》:“ 齊公 出於澤,見衣紫衣,大如轂,長如轅,拱手而立。還歸,寢疾,數(shù)月不出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恢國》:“ 孝明 加恩,則論徙邊;今上寬惠,還歸州里?!薄段饔斡洝返谄咂呋兀骸?老孫 還歸本洞,稱王道寡,耍子兒去罷?!?清 顧炎武 《兄子洪善北來言及近年吳中有開淞江之役書此示之》詩:“ 淞江 亭畔坐垂綸,還歸被褐出負(fù)薪?!?/p>
(2).歸順,歸附。 漢 陳琳 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昔 袁術(shù) 僭逆,王誅將加,則 廬江 太守 劉勛 ,先舉其郡,還歸國家?!?/p>
(3).歸還。《j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九九回:“當(dāng)時(shí)統(tǒng)制打死二人,除了地方之害,分付 李安 ,將馬頭大酒店,還歸本主。”亦指收回。 清 柯悟遲 《漏網(wǎng)喁魚集》:“﹝ 光緒 三年﹞據(jù)老農(nóng)云:此蟲從大霧中生,然而總歸天意,故木棉僅得二分至五厘不等,其雜糧不過還歸種子而已?!?/p>
凱旋而歸?!对姟ば⊙拧こ鲕嚒罚骸皥?zhí)訊獲丑,薄言還歸?!?朱熹 集注:“還,音旋?!薄对姟ご笱拧こN洹罚骸?徐方 不回,王曰還歸?!?高亨 注:“還歸,指班師還朝。”
縹緲
縹緲,縹乎,縹縹 (piāomiǎo,piāohū,piāopiāo) 隱隱約約,若有若無 dimly discernible白玉蟾名句,春詞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