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時(shí)走馬隨中使,到日援毫定外方。
出自唐朝黃滔《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》
八都詞客漫喧然,誰解飛揚(yáng)誥誓間。
五色彩毫裁鳳詔,九重天子豁龍顏。
巴山月在趨朝去,錦水煙生入閣還。
謀及中興多少事,莫愁明月不收關(guān)。
卻搜文學(xué)起吾唐,暫失都城亦未妨。
錦里幸為丹鳳闕,幕賓征出紫微郎。
來時(shí)走馬隨中使,到日援毫定外方。
若以掌言看諫獵,相如從此病輝光。
賈誼才承宣室召,左思唯預(yù)秘書流。
賦家達(dá)者無過此,翰苑今朝是獨(dú)游。
立被御爐煙氣逼,吟經(jīng)棧閣雨聲秋。
內(nèi)人未識江淹筆,竟問當(dāng)時(shí)不早求。
注釋參考
走馬
走馬 (zǒumǎ) 騎著馬跑 gallop or trot along on horseback 平原走馬 善跑的馬 a horse which can run fast;flying horse 團(tuán)長有一匹棕色馬,是匹好走馬中使
宮中派出的使者。多指宦官?!逗鬂h書·宦者傳·張讓》:“凡詔所徵求,皆令 西園 騶密約勑,號曰‘中使’。”《文選·沉約<齊故安陸昭王碑文>》:“勉膳禁哭,中使相望?!?張銑 注:“天子私使曰中使?!?唐 白居易 《繚綾》詩:“去年中使宣口敕,天上取樣人間織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續(xù)黃粱》:“忽見有二中使,齎天子手詔,召 曾太師 決國計(jì)?!?/p>
頂用,好用。 元 武漢臣 《老生兒》楔子:“好孩兒也,這錢直恁般中使!” 元 秦簡夫 《東堂老》第三折:“您孩兒往常不聽叔叔的教訓(xùn),今日受窮,纔知道這錢中使,我省的了也。”
援毫
執(zhí)筆。 唐 方干 《李侍御上虞別業(yè)》詩:“真為援毫方掩卷,常因按曲便開尊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劉貢父所和韓康公憶持國》之一:“援毫欲作衣冠表,盛事終當(dāng)繼八 蕭 ?!?明 劉基 《題仲山和尚群魚圖》詩:“上人安知身非魚,援毫貌出態(tài)更殊?!?/p>
外方
(1).山名。即 嵩高 。五岳之一?!稌び碡暋罚骸?熊耳 外方 桐柏 ,至于 陪尾 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 嵩高 山在 穎川 嵩高縣 ,古文以為 外方山 ?!?/p>
(2).外地;遠(yuǎn)方。《南齊書·王琨傳》:“外方小郡,當(dāng)乞寒賤。” 唐 黃滔 《喜侯舍人蜀中新命》詩之二:“來時(shí)走馬隨中使,到日援毫定外方?!薄度龂萘x》第五回:“ 沛國 譙 人 夏侯惇 ,字 元讓 ,乃 夏侯嬰 之后;自小習(xí)槍棒;年十四從師學(xué)武,有人辱駡其師, 惇 殺之,逃于外方。”
(3).指向門外?!对企牌呋`》卷十一:“列位次坐向外方?!?/p>
黃滔名句,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