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項安世《高風臺歌》:
臺之高不知其幾仞兮,但見燕雀仰視如冥鴻。
風之來不知其幾里兮,但見南海北海聲逢逢。
我時醉臥洞庭之北巴山東,耳邊澒洞呼洶怖殺儂。
起來欠伸拍鴻蒙,問誰作此狡獪變化驚盲聾,乃是清江江上盤園翁。
翁本自與時人同,袍帶靴笏從兒童。
亦賞隨牒作小史,亦賞建纛稱元戎。
偶然興自返盤園中,意行倦止由心胸,豈與郢中小兒論雌雄。
兒曹顛倒雞著籠,金朱瞇眼視夢夢。
仰見騄驥脫鞅行青空,便欲俎豆老子配食蜚廉宮。
紛紛俗論安足窮,二三君子中龍。
南安太守科甲高,袖有桂館之香風。
廬陵相公名位高,筆有造行之春風。
雨巖居士臥榻高,句有湖海之英風。
三君合謀奏天公,急羈此老勿使慵。
國于羊角九萬里,奄有九霄寒露之空蒙。
封師巽伯為附庸,不許抗表辭官封。
向來掛冠冠愈穹,老子一笑朱顏紅。
注釋參考
附庸
附庸 (fùyōng) 古代指附屬于大國的小國,今借指為別的國家所操縱的國家 vassal;small state attached by a big neighbour 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dependency不許
(1)
[must not;do not allow]∶不允許,不讓
不許說慌
(2)
[can't] [口]∶不能——用于反問句,強調其否定性
何必一定要等我,你就不許自己去嗎?
(3)
[prohibit]∶禁止;阻止某事的完成或進行
不許兒童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
詳細解釋(1).不允許?!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?楚 愛 曹 、 衛(wèi) ,必不許也。”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 秦王 怒,不許?!?唐 熊孺登 《日暮天無云》詩:“應非暫呈瑞,不許出山川。” 茅盾 《曇》:“她時常想跑得遠些,不愿長住在家中,然而父親又不許?!?/p>
(2).不贊許,不佩服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三:“自古有的英雄,這將軍,皆不許?!?/p>
(3).不能。用于反問句,強調其否定性。如:何必一定要等我,你就不許自己去嗎?
抗表
向皇帝上奏章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“受任於敗軍之際,奉命於危難之閒”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:“ 亮 以 建興 五年抗表北伐,自傾覆至此整二十年?!?唐 皇甫枚 《三水小牘·王知古》:“ 盧龍軍 節(jié)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 張直方 抗表,請修入覲之禮?!?宋 王禹偁 《讓西京留守表》:“是以泣血濡毫,呼天抗表,愿罷萬錢之俸,預營五尺之墳?!?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雙樹幻鈔四》:“﹝ 玄奘 ﹞志游西土,訪求異本,以參訂焉。以三年冬,抗表辭帝,制不許?!?/p>
辭官
辭去官職。《新唐書·隱逸傳·武攸緒》:“后革命,封 安平郡王 ,從封 中岳 ,固辭官,愿隱居?!绷賾颉稜钤蚋返谑膱觯骸跋茸屇慊厝ィ疫^個三年五載,辭官回家,同你過半輩子安生日子?!?/p>
項安世名句,高風臺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指尖瘋狂賽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