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談?dòng)鲋?,?yīng)訪孝廉船。
出自唐朝權(quán)德輿《送韓孝廉侍從赴舉》
貢士去翩翩,如君最少年。彩衣行不廢,儒服代相傳。
曉月經(jīng)淮路,繁陰過楚天。清談?dòng)鲋海瑧?yīng)訪孝廉船。
注釋參考
清談
清談 (qīngtán) 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崇尚虛無,不務(wù)實(shí)際,空談?wù)芾?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實(shí)際的談?wù)?idle talk 清談?wù)`國遇知
受到賞識(shí)。 唐 韓愈 《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》:“子之遇知於 盧公 ,真所謂知己者也。” 宋 佛印 《致蘇東坡書》:“嘗讀 退之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, 愿 不遇知於主上者,猶能坐茂樹以終日?!?/p>
孝廉船
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載: 晉 吳郡 人 張憑 舉孝廉,自負(fù)其才,造訪 丹陽 尹 劉惔 ,與諸賢清談,言約旨遠(yuǎn),一坐皆驚。 劉 延之上坐,留宿至?xí)浴?張 還船,須臾, 劉 遣使覓 張孝廉 船,同侶惋愕。 劉 與 張憑 即同載詣?chuàng)彳?,曰:“下官今日為公得一太常博士?!睋彳姺Q善,即用 張 為太常博士。時(shí)人榮之。后遂以“孝廉船”為褒美才士之典。 唐 李白 《送王孝廉覲省》詩:“寧親候海色,欲動(dòng)孝廉船?!?唐 杜甫 《得廣州張判官叔卿書使還以詩代意》:“云深驃騎幕,夜隔孝廉船?!?唐 溫庭筠 《感舊陳情五十韻獻(xiàn)淮南李仆射》:“抑揚(yáng)中散曲,飄泊孝廉船?!?郁達(dá)夫 《留別沉濤青》詩:“醉來情易動(dòng),泣上孝廉船。”
權(quán)德輿名句,送韓孝廉侍從赴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