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端不倒三峽流,欲遽招之恐長往
出自宋代樓鑰《讀范吏部三高祠堂記》:
三高之風(fēng)天與高,三高之靈或可招。
小山以后無此作,具區(qū)笠澤空寥寥。
幾從垂虹蕩雙槳,寓目滄浪獨怊悵。
筆端不倒三峽流,欲遽招之恐長往。
前身陶朱今董狐,襟抱磊落吞江湖。
瑰詞三章妙天下,大書深刻江水隅。
我來誦詩凜生氣,若有人兮在江水。
扁舟獨釣?zāi)掲|魚,茶灶筆床歸甫里。
先生固是丘壑人,只今方迫功與名。
謝公捉鼻恐未免,便看林藪生風(fēng)云。
他年事業(yè)滿彝鼎,乞身歸來坐佳境。
不嫌俗士三斗塵,容我漁蓑理煙艇。
注釋參考
筆端
筆端 (bǐduān) 指寫文章、寫字、繪畫時筆的運用以及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riting or painting 一一呈諸筆端不倒
不停止;不斷。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六:“在京師時,有語曰:‘吏勛封考,筆頭不倒。’”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一折:“姐姐往常針尖不倒,其實不曾閒了一個繡牀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谖寤兀骸?嚴監(jiān)生 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,一聲不倒一聲的,總不得斷氣?!?/p>
三峽
三峽 (Sānxiá) “長江三峽”的簡稱,即瞿塘峽、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,在長江上游,四川省奉節(jié)縣白帝城與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(guān)之間,長193公里 the Three Gorges (Qutang Gorge, Wu Gorge and Xiling Gorge) of the Yangtze river長往
(1).一去不返。 唐 馮贄 《云仙雜記·冰山》:“﹝ 張彖 ﹞后登第為 華陰 尉,嘆曰:‘丈夫有凌云蓋世之志,拘于下位,若立身于矮屋中,使人抬頭不得。’遂拂衣長往。”《西湖二集·灑雪堂巧結(jié)良緣》:“兄途中謹慎,早早到家,有便再來,勿為長往。”
(2).指避世隱居。 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悟山潛之逸士,卓長往而不反。” 唐 王度 《古鏡記》:“又將遍游山水,以為長往之策?!?明 何景明 《與何粹夫書》:“先生乃復(fù)欲憤世自遂,長往之情得矣!”
(3).死亡的婉詞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吊張茂度書》:“豈謂中年,奄為長往!”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神奇》:“俄頃,又舉頭顧 希文 曰:‘亦無鬼神,亦無恐怖。’言訖遂長往。” 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·述異·愚民含忿輕生》:“見其幼弟氣尚未絶,灌救得生。其餘六人則已長往?!?/p>
樓鑰名句,讀范吏部三高祠堂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