粵昔嘗聞黃石公,圯橋一卷豈易通
出自宋代張明中《贈(zèng)棋客黃尤工象棋》:
黑甜政飽誰(shuí)剝啄,手提楸枰敲軟玉。
浩浩胸中龍虎韜,冷笑局邊人射鵠。
粵昔嘗聞黃石公,圯橋一卷豈易通。
報(bào)韓孺子未傳者,秘謀猶有在江夏。
君今寓意在弈棋,計(jì)畫(huà)何止六出奇。
長(zhǎng)驅(qū)席卷容易取,不羨宣城與別墅。
皇家今欲復(fù)土疆,煩公赤手縛鬼章。
注釋參考
黃石公
亦稱(chēng) 圯上老人 。相傳 張良 于 博浪沙 (今 安徽省 亳州市 )刺 秦始皇 失敗后,逃亡至 下邳 (今 江蘇 睢寧 北),在圯上遇見(jiàn)一老父。老父授 張良 以《太公兵法》,并言稱(chēng)十三年后,到 濟(jì)北 穀城 山下,見(jiàn)到一塊黃石,那就是他。十三年后, 張良 從 劉邦 過(guò) 濟(jì)北 ,果在 穀城 山下得黃石。 良 死,遂與黃石并葬。事見(jiàn)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及《漢書(shū)·張良傳》。后因稱(chēng)圯上授 張良 《太公兵法》的老父為“黃石公”。 宋 邵雍 《題留侯廟》詩(shī):“ 黃石公 傳皆是用, 赤松子 伴更何為?!?宋 張孝祥 《浣溪沙·母氏生朝老者同在舟中》詞:“ 黃石公 傳三百字, 西王母 授九霞丹?!?明 何景明 《張良》詩(shī):“一遇 黃石公 ,還從 赤松子 。”
圯橋
指 秦 末 張良 與一老父相遇并受《太公兵法》之橋。事見(jiàn)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。橋后毀廢,故址在今 江蘇省 邳縣 南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沂水》:“一水逕城東,屈從縣南,亦注 泗 ,謂之 小沂水 。水上有橋, 徐泗 間以為圯,昔 張子房 遇 黃石公 於圯上,即此處也?!币蚍Q(chēng)此橋?yàn)?圯橋 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將軍懷德公吳明徹墓志銘》:“ 圯橋 取履,早見(jiàn)兵書(shū);竹林逢猿,徧知?jiǎng)g(shù)?!?唐 楊炯 《右將軍魏哲神道碑》:“ 呂望 垂竿於 渭 涘,道峻匡 周 ; 張良 授策於 圯橋 ,功崇佐 漢 ?!?唐 李白 《經(jīng)下邳圯橋懷張子房》詩(shī):“我來(lái) 圯橋 上,懷古欽英風(fēng)。唯見(jiàn)碧流水,曾無(wú) 黃石公 。” 明 李贄 《答袁石公》詩(shī)之五:“路逢進(jìn)履者,定知過(guò) 圯橋 。”
一卷
一排?!秲号⑿蹅鳌返谑呋兀骸爸灰?jiàn)里面是小小的三間兩捲房子。前一捲三間,通連左右兩鋪,靠窗南炕;后一捲,一明兩暗?!?/p>
張明中名句,贈(zèng)棋客黃尤工象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我的像素沙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