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自和》:
沉水香焚金博山,杜陵誰復(fù)與車還。
馬尋綺陌知何曲,人在珠簾第幾間。
法部樂聲長滿耳,上樽醇味易酡顏。
更貧更賤皆能樂,十二重門不上關(guān)。
注釋參考
能樂
日本劇種之一。源于日本古代戲劇猿樂。初名“猿樂之能”。后經(jīng)觀阿彌及其子世阿彌等藝人加以改革,發(fā)展為歌舞劇,稱“能樂”。其腳本稱“謠曲”。大多演出武將、美人或佛教故事。角色很少,往往戴面具,有濃厚的宮廷藝術(shù)色彩。二重
指作戰(zhàn)時進有重賞,退有重刑。《吳子·治兵》:“ 起 對曰:‘先明四輕、二重、一信?!?/p>
不上
(1).不到。《秦并六國平話》卷上:“不上三十合, 飛虎 佯敗?!?/p>
(2).不得。 明 馮惟敏 《傍粧臺·旅思》套曲:“聽不上凜冽悲風,聽不上嘹嚦哀鴻,聽不上畫角悠揚,聽不上檐鉄丁東,響當當驚好夢,冷清清和淚滴?!?/p>
梅堯臣名句,自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