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點分明兮十方虛豁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》:
碧澗之松,煙巢之鶴。
野性閑閑,癯身卓卓。
江含月而練長,水連天而秋闊。
一點分明兮十方虛豁。
注釋參考
一點
一點 (yīdiǎn) 漢字的一種筆畫。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point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(shù)量 a little;a bit 做一點事 一方面,一部分 side 抓住一點,不及其余 一小時 a hour 下午一點分明
分明 (fēnmíng) 清楚(明白)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當分明記之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簡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十方
十方 (shífāng) 指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、上、下十個方位 ten directions虛豁
(1).曠達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記》卷二:“爾情無滯念,胷臆蕭豁,是以果而速之。若無此虛豁之心者,則一志而不及,一向而不迴。” 明 張居正 《答河道潘印川書》:“﹝ 洋山公 ﹞虛豁洞達,昔在 廣 中,僕妄有指授,渠一一取其意而行之,動有成功,則今日必能因襲舊畫,以終公之功?!?/p>
(2).猶虛空。 北周 庾信 《道士步虛詞》之三:“凝真天地表,絶想寂寥前。有象猶虛豁,忘形本自然。”
釋正覺名句,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