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龍吐水,七步周行
出自宋代釋祖欽《偈頌一百二十三首》:
九龍吐水,七步周行。
云門一棒打殺,正是摩頂授記。
葛藤枝蔓重生,從教遍地縱橫。
注釋參考
九龍
(1).稱以九龍為飾之物。古有“龍生九子”之說,因以為飾而示祥瑞?!段倪x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 九龍 之內(nèi),寔曰嘉德?!?薛綜 注:“ 九龍 ,本 周 時殿名也。門上有三銅柱,柱有三龍相糺繞,故曰九龍?!?北齊 顏之推 《古意》詩之一:“ 吳 師破九龍, 秦 兵割千里?!?余冠英 注:“九龍,《淮南子·泰族訓》:‘ 闔閭 伐 楚 ……破九龍之鐘?!?唐太宗 《詠燭》詩之二:“九龍蟠燄動,四照逐花生。即此流高殿,堪持待月明?!贝酥妇琵垹T。如:九龍帳;九龍冠;九龍輿。
(2).傳說中神仙駕御的神獸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金丹》:“ 元君 者,大神仙之人也。能調(diào)和陰陽,役使鬼神風雨,驂駕九龍十二bai{1*1}虎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九八:“寶蓋連輿,命駕御九龍?!?/p>
(3).傳說中治水的九條龍。 元 馬致遠 《薦福碑》第三折:“今年是九龍治水,少不的珠露成災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九川行》:“帝遣九龍下,治此 江 漢 安?!?/p>
(4).對一門九子的美稱。《北齊書·王昕傳》:“ 昕 母 清河 崔氏 ,學識有風訓,生九子,并風流藴藉,世號 王氏 九龍?!?宋 王應麟 《小學紺珠·氏族類·九龍》:“ 后魏 崔子瑜 、 子樞 等九人號九龍。” 唐 楊炯 《宴人楊八宅序》:“一門九龍之紱冕,四代五公之緒秩?!?/p>
(5).稱 漢文帝 的九匹良馬。 明 彭大翼 《山堂肆考·馬》:“ 文帝 自 代 還,有良馬九匹……號為九良,一曰九逸,又曰九龍?!眳⒁姟?九逸 ”。
(6).鞭炮的一種。 孫錦標 《通俗常言疏證·水火》:“《宛署記》又有名九龍入云。即炮仗之九條龍也?!?/p>
七步
相傳 三國 魏 曹植 七步成詩,后常以“七步”形容才思敏捷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“ 淮南 取貴於食時, 陳思 見稱於七步,方斯蔑如也?!?明 徐復祚 《紅梨記·逼試》:“可惜他才高七步,賦埒《兩都》,錦心繡腹,隱豹鳳雛,卻為柳營花陣都擔誤。”《平山冷燕》第八回:“故有時而名成七步,有時而倚馬萬言?!眳⒁姟?七步成詩 ”。
周行
(1).大路?!对姟ば⊙拧ご髺|》:“佻佻公子,行彼周行。” 朱熹 集傳:“周行,大路也?!?/p>
(2). 周 官的行列。《詩·周南·卷耳》:“嗟我懷人,寘彼 周 行?!?毛 傳:“行,列也。思君子,官賢人,置 周 之列位?!焙笥靡苑褐赋?。 唐 王維 《請施莊為寺表》:“ 元圣 中興,羣生受福,臣至庸朽,得備周行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通元老人龍腹竹歌》:“京師公卿誰舊識?與君異國共周行?!?/p>
(3).至善之道?!对姟ば⊙拧ぢ锅Q》:“人之好我,示我周行?!?毛 傳:“周,至;行,道也。” 馬瑞辰 通釋:“ 鄭 注《萊誓》云:‘至,猶善也?!侵紓鳎居枴苄小癁椤恋馈?,即善道也。 鄭 注《鄉(xiāng)飲酒禮》引《詩》云:‘嘉賓示我以善道’,義與 毛 合?!?/p>
(1).巡行;繞行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越王無馀外傳》:“﹝ 禹 ﹞即天子之位,三載考功,五年改定,周行天下,歸還 大越 。” 漢 王延壽 《魯靈光殿賦》:“周行數(shù)里,仰不見日?!?宋 陸游 《上書乞祠輒述鄙懷》詩:“飄然去周行,湖海抱沉疾?!?明 高啟 《胡應炎傳》:“僧不知為計,周行視城曰:‘是城龜形也。’”
(2).循環(huán)運行?!独献印罚骸坝形锘斐桑忍斓厣?,寂兮寥兮,獨立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?!薄俄n非子·解老》:“圣人觀其玄虛,用其周行,強字之曰道。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歸心》:“須臾,宰羊為炙,先行至客,一臠入口,便下皮內(nèi)周行徧體,痛楚號叫?!?李大釗 《時》:“天運人生,周行不息?!?/p>
釋祖欽名句,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