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求無益于得也,求在外者也。
出自先秦 孟子《孟子·盡心章句上·第三節(jié)》:
摘自《孟子·盡心章句上·第三節(jié)》
解釋:尋求它有方法,得到它靠命運(yùn),這樣尋求無益于得到,因?yàn)樗鶎で蟮脑谖冶旧碇獾木壒省?/p>
原文摘要:
孟子曰:“求則得之,舍則失之,是求有益于得也,求在我者也。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求無益于得也,求在外者也。”
注釋參考
求之有道
指謀求財(cái)物應(yīng)采取正當(dāng)?shù)耐緩?,不能不擇手段?h3>有命(1).天命。有,助詞?!对姟ご笱拧ご竺鳌罚骸疤毂O(jiān)在下,有命既集?!?晉 陸云 《大將軍宴會(huì)被命作詩》:“有命再集,皇輿凱歸。”
(2).天命所歸之人。古代稱天子?!稌ひ劣?xùn)》:“于其子孫弗率,皇天降災(zāi),假手于我有命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天不能自誅于 桀 ,故借手于我有命之人,謂 成湯 也?!薄稌は逃幸坏隆罚骸盎侍觳槐?,監(jiān)于萬方,啟迪有命?!?孔 傳:“有天命者開道之?!?/p>
(3).由命運(yùn)主宰?!墩撜Z·顏淵》:“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賢媛》:“妾聞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,修善尚不蒙福,為邪欲以何望?”
無益
無益 (wúyì) 沒有益處 empty;be no good;useless;unprofitable 無益的享樂得也
1.猶言得了。 2.應(yīng)答之詞。猶言明白啦。外者
猶從前,以往。 元 柯丹邱 《荊釵記·團(tuán)圓》:“外者多蒙賜柴炭,感感在心?!?/p>
孟子名句,孟子·盡心章句上·第三節(ji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