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秋夜感舊十二韻》:
冷螢綴蓬根,忽復(fù)照高樹。
年光逝不留,百感集遲暮。
往者秦蜀間,慷慨事征戍。
猿啼鬼迷店,馬噤飛石舖。
危嶺高入云,朽棧劣容步。
天近星宿大,江惡蛟鼉怒。
意氣頗自奇,性命那復(fù)顧。
最懷清渭上,沖雪夜掠渡。
封侯細事爾,所冀垂竹素。
兜鍪竟何成,豈獨儒冠誤?當時妄校尉,旗纛今照路。
浩歌遂成章,聊慰老不遇。
注釋參考
兜鍪
兜鍪 (dōumóu) 古代作戰(zhàn)的盔 ancient helmet豈獨
難道只是;何止。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“君唯不遺德刑,以伯諸侯,豈獨遺諸敝邑,敢私布之。”《莊子·胠篋》:“然而 田成子 一旦殺 齊 君而盜其國,所盜者豈獨其國邪?并與其圣知之法而盜之?!?唐 杜甫 《有感》詩之四:“終依古封建,豈獨聽簫韶?” 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十四:“使朝廷與 夏國 歡好如初,生民重見太平,豈獨 夏國 之幸,乃天下之幸也?!?清 黃遵憲 《四用前韻》:“豈獨 漢 唐 無此禍,五洲驚怪國人狂?!?/p>
儒冠
(1)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?!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》:“ 沛公 不好儒,諸客冠儒冠來者, 沛公 輒解其冠,溲溺其中。” 唐 韓愈 《送侯參謀赴河中幕》詩:“猶思脫儒冠,棄死取先登?!?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傳》:“﹝ 鄧生 ﹞詬公謂:‘若乃養(yǎng)馬,而我職弟子員,冠儒冠?!?/p>
(2).借指儒生。 唐 杜甫 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紈袴不餓死,儒冠多誤身?!?宋 王禹偁 《謝宣賜表》:“儒冠之榮,無以加此?!?清 方文 《送蕭賡九北歸》詩:“ 長干 一見喜且悲,儒冠端被虛名誤?!?/p>
當時
當時 (dāngshí)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時 then;at that time;for the moment 當時的形式 指過去發(fā)生某事的時候 now 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 人民當時給他重大榮譽 當時 (dàngshí) 就在那個時刻;馬上 right;immediately;right away;at once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校尉
軍職名。據(jù)《史記》, 秦 末起義軍中已有此職?!俄椨鸨炯o》載: 項梁 “部署 吳中 豪杰為校尉、候、司馬?!庇帧稄埗愨帕袀鳌份d: 陳勝 “以 張耳 、 陳餘 為左右校尉?!?漢 代始建為常職,其地位略次于將軍,并各隨其職務(wù)冠以各種名號。掌管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事務(wù)的長官,亦有稱校尉者。 隋 唐 以后迄 清 為武散官之號,地位逐漸降低。 明 清 之際也稱衛(wèi)士為校尉,其地位尤低。參閱《通典·職官十六》、《續(xù)通典·職官十六》。
旗纛
飾以鳥羽的大旗。 唐 韓愈 《南海神廟碑》:“旗纛旄麾,飛揚晻藹?!?明 沉榜 《宛署雜記·經(jīng)費上》:“工部祭旗纛,霜降取用?!?清 魏源 《湘江舟行》詩之三:“何來三峯矗,鼎立峙旗纛。”
陸游名句,秋夜感舊十二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