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再游徑山》:
老人登山汗如濯,到山困臥呼不覺。
覺來五鼓日三竿,始信孤云天一握。
平生未省出艱險(xiǎn),兩足慣曾行犖確。
含暉亭上望東溟,凌霄峰頭挹南岳。
共愛絲杉翠絲亂,誰見玉芝紅玉琢。
白云何事自來往,明月長圓無晦朔。
冢上雞鳴猶憶欽,山前鳳舞遠(yuǎn)征璞。
雪窗馴兔元不死,煙嶺孤猿苦難捉。
從來白足傲死生,不怕黃巾把刀槊。
榻上雙痕凜然在,劍頭一吷何須角。
嗟我昏頑晚聞道,與世齟齬空多學(xué)。
靈水先除眼界花,清詩為洗心源濁。
騷人未要逃競病,禪老但喜聞剝啄。
此生更得幾回來,從今有暇無辭數(shù)。
注釋參考
靈水
有奇特藥效的水。 宋 蘇軾 《再游徑山》詩:“靈水先除眼界花,清詩為洗心源濁?!弊宰ⅲ骸?龍井 水,洗眼有效。”
眼界
眼界 (yǎnjiè) 目力所及的范圍,借指見識(shí)的廣度 field of vision;outlook 窗中縞練舒眼界?!K軾《和子瞻雪浪齋》清詩
清新的詩篇。 晉 傅咸 《贈(zèng)崔伏二郎詩》:“人之好我,贈(zèng)我清詩?!?唐 杜甫 《解悶》詩之六:“復(fù)憶 襄陽 孟浩然 ,清詩句句盡堪傳?!?宋 蘇軾 《次韻答錢穆父見寄》:“清詩已入新歌舞,要使邦人識(shí)雅言?!?宋 陸游 《射的山觀梅》詩:“即今畫史無名手,試把清詩當(dāng)寫真?!?/p>
洗心
(1).洗滌心胸。比喻除去惡念或雜念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。”《藝文類聚》卷三十引 漢 董仲舒 《士不遇賦》:“退洗心而內(nèi)訟,固亦未知其所從。” 唐 徐浩 《寶林寺作》詩:“洗心聽經(jīng)論,禮足蠲兇災(zāi)?!?明 李東陽 《洗句亭》詩:“洗句復(fù)洗句,洗句先洗心。” 梁啟超 《澳亞歸舟雜興》詩之二:“盪胸海風(fēng)和霞吸,洗心天樂帶濤聽?!?/p>
(2).比喻改過自新?!逗鬂h書·隗囂傳》:“今臣之事,在於本朝,賜死則死,加刑則刑。如遂蒙恩,更得洗心,死骨不朽。”《舊唐書·僖宗紀(jì)》:“如 王仙芝 及諸賊頭領(lǐng)能洗心悔過,散卒休兵,所在州府投降,便令具名聞奏,朝廷當(dāng)議奬升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夜里又做一篇,原想嬉皮笑臉,而仍劍拔弩張,倘不洗心,殊難革面,真是嗚呼噫嘻,如何是好?!?/p>
蘇軾名句,再游徑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乍暖輕寒春正深,晚云猶解作同云作者:家鉉翁作品:春欲暮雪作不已簡子新
- 誰把并州快剪刀,剪取吳江半。
- 靄靄復(fù)濛濛,非霧滿晴空
- 靚妝窺鑒,鴛甃湛清漪,浮暗麝,剪芳瓊,消得連城價(jià)作者:曾覿作品:驀山溪(坤寧殿得旨次韻賦照水梅花)
- 凝姿分縹緲,轉(zhuǎn)佩辨玲瓏作者:佚名作品:云母屏風(fēng)隔坐
- 平生所傳聞,似仁祖德性作者:黃庭堅(jiān)作品:重贈(zèng)徐天隱
- 元何風(fēng)流如可問,群賢登用長良圖作者:程公許作品:廣漠亭二首和陳憲益之舊韻
- 諸公許似舅,賤子豈能賢作者:黃庭堅(jiān)作品:奉和公擇舅氏送呂道人研長韻
- 回首前朝,斷魂殘照,幾度山花崖蘚
- 朝罷須裁五色詔,佩聲歸到鳳池頭作者:王維作品: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