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榘《題劉直孺拙逸軒》:
營營天壤間,孰不為智使。
有美山中君,獨(dú)與世俗異。
一真不鑿若不愚,四體安然如止水。
人皆喜君得佳扁,我於其間有余議。
一陰一陽分動靜,江河山岳判流峙。
造行而欲辭其勞,造化之功亦息矣。
伊周孔孟心乎民,老氏莊蒙忘此世。
使四君子俱恝然,萬古滔滔孰經(jīng)濟(jì)。
以拙而望巧,巧未及成拙。
先至晦巧而為拙,終焉多與巧相值。
逸者自逸勞者勞,天之降材爾殊爾。
君才足以應(yīng)萬殊,袖手山林恐非計。
原君結(jié)力運(yùn)天巧,卻換軒名與張子。
注釋參考
天巧
不假雕飾,自然工巧。 唐 韓愈 《答孟郊》詩:“規(guī)模背時利,文字覷天巧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四:“周遭有十奇,如 石門 、 水簾 、 瀑布 、 石燈 、 石鐘罄 、 觀音影 之類,皆自然天巧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居室·窗欄》:“必取整木一段,分中鋸開,以有鋸路者著墻,天然未斫者向內(nèi),則天巧人工,俱有所用之矣。”
張榘名句,題劉直孺拙逸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