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陽作氣再三衰,鼓竭之余不支雨
出自宋代范成大《次韻唐致遠(yuǎn)雨后喜涼》:
老陽作氣再三衰,鼓竭之余不支雨。
搴旗拔幟掃跡空,一點(diǎn)新涼破殘暑。
飛蚊薨薨已無奇,蜻蜓翅凈摩天嬉。
竹窗日暮轉(zhuǎn)蕭瑟,喜有促織鳴聲悲。
注釋參考
老陽
(1).《易》四象之一?!吨熳诱Z類》卷一三七:“《易》中只有陰陽奇耦,便有四象,如春為少陽,夏為老陽,秋為少陰,冬為老陰?!被蛑^九為老陽。 唐 柳宗元 《與劉禹錫論易書》:“老陽數(shù)九,老陰數(shù)六?!?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象數(shù)一》:“《易》象九為老陽,七為少;八為少陰,六為老?!?/p>
(2).方言。太陽。 曹禺 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老陽西落,砸得好心焦!不賣點(diǎn)命,誰也不饒!” 胡可 《英雄的陣地》第四幕:“這會(huì)兒興有三點(diǎn)鐘了吧?老陽兒都歪到腦后勺上去啦!”
作氣
(1).振作勇氣?!蹲髠鳌でf公十年》:“夫戰(zhàn)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 唐 陳子昂 《為建安王誓眾詞》:“鼓以作氣,旗以應(yīng)機(jī)?!?清 顧炎武 《上吳侍郎旸》詩:“作氣須先鼓,爭雄必上游?!?/p>
(2).指壯大氣勢。 宋 范成大 《吳船錄》卷下:“但支港通諸小湖,故為盜區(qū),客舟非結(jié)伴作氣不可行。”
(3).猶言爭氣。《j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二一回:“作氣不作氣,休對我説?!?/p>
再三
再三 (zàisān) 一次又一次;多次 over and over again 再三強(qiáng)調(diào)不支
不能支撐。謂力量不夠?!缎绿茣す饌鳌罚骸?烏質(zhì)勒 之將 闕啜忠節(jié) 與 娑葛 交怨,屢相侵,而 闕啜 兵弱不支。”《明史·俞通海傳》:“遇於 康郎山 ,舟小不能仰攻,力戰(zhàn)幾不支?!?楊玉如 《辛亥革命先著記》第四章第三節(jié):“ 鵬程 剛抵 保安門 附近亦遇敵軍,不支而退?!?/p>
范成大名句,次韻唐致遠(yuǎn)雨后喜涼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