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湘百粵類砥柱,金城頟頟江浮浮
出自宋代李曾伯《湘南樓落成和林書記韻》:
樂郊從昔推南州,今控西鄙猶心喉。
碧墟境界富登覽,前賢故址存風(fēng)流。
斯樓枕江屹雉堞,俯瞰寒碧潛蟠虯。
夕佳朝爽在幾席,岸巾拄笏供遨頭。
邇年胡雛肆狙伺,南北不間風(fēng)馬牛。
經(jīng)營墉壑備亭障,旗鼓歡亮雄譙樓。
巋然東壁乃頭角,適與壤會(huì)將誰修。
斯何時(shí)也事斯役,或者食肉非良謀。
緬懷昨夢閱十載,不謂白首重來游。
雖然左腹證日急,類舍劍棧窺江油。
視茲罅漏弗補(bǔ)葺,毋乃閒暇忘綢繆。
梓人余力建重屋,吾意正豈舒吾眸。
三湘百粵類砥柱,金城頟頟江浮浮。
黃茅薰炙鳶墮水,不費(fèi)矢鏃空群酋。
疇其載筆紀(jì)崖右,落成且也陳觥籌。
筑惟甲戌繼費(fèi)誓,城沂亦倣書春秋。
吾皇神武光四表,自此丑類豈復(fù)能虔劉。
佳或此詩幕中彥,孤凰一鳴驚群啾。
帶篸梅雪久絕響,眼前有景君兼收。
謾搜枯腹欲貂續(xù),祗覺顏汗包骍羞。
注釋參考
三湘
(1). 湖南 湘鄉(xiāng) 、 湘潭 、 湘陰 (或 湘源 ),合稱 三湘 。見《太平寰宇記·江南西道十四·全州》。但古人詩文中的 三湘 ,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區(qū)。 唐 李白 《江夏使君叔席上贈(zèng)史郎中》詩:“昔放 三湘 去,今還萬死餘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圣符弟之任蘄水丞》詩之四:“廿載流移復(fù), 三湘 轉(zhuǎn)運(yùn)長?!?/p>
(2).指 沅湘 、 瀟湘 、 資湘 。 晉 陶潛 《贈(zèng)長沙公族祖》詩:“遙遙三 湘 ,滔滔九江。” 陶澍 集注:“ 湘水 發(fā)源會(huì) 瀟水 ,謂之 瀟湘 ;及至 洞庭 陵子口 ,會(huì) 資江 謂之 資湘 ;又北與 沅水 會(huì)於湖中,謂之 沅湘 。” 明 徐楨卿 《送盛斯徵赴長沙》詩:“蠻中瘴遠(yuǎn)三 湘 水,江畔春逢十月花?!?/p>
(3).指 湖南 。 陳毅 《岳麓山頂眺望》詩:“ 岳麓山 頭任我行, 三湘 眼底絶風(fēng)神?!?/p>
百粵
百粵 (bǎi yuè)古代散居南方各地越族的總稱。
古代南方各地的總稱。
砥柱
砥柱 (dǐzhù) 山名,位于河南三門峽以東黃河急流中,形象像柱 DiZhu,Mountain金城
金城 (jīnchéng) 如金屬鑄成的堅(jiān)固城墻 golden city 金城千里?!獫h· 賈誼《過秦論》頟頟
(1).不休息之貌?!稌ひ骛ⅰ罚骸奥问呛茫僚笆亲?,罔晝夜頟頟?!?孔 傳:“無晝夜常頟頟肆惡無休息?!?蔡沉 集傳:“頟頟,不休息之狀?!?宋 文天祥 《贛州重修清獻(xiàn)趙公祠堂記》:“﹝ 趙抃 ﹞獨(dú)與 司馬文正 光 、 范忠文 鎮(zhèn) 、 唐質(zhì)肅 介 ,頟頟爭論,不少假借?!?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詩話下·漚寄生五古》:“容頭甘一經(jīng),晝夜常頟頟?!?/p>
(2).勇悍貌?!稌x書·傅咸傳》:“自知所陳,誠頟頟觸猛獸之鬚耳?!?明 葉盛 《水東日記·謝友規(guī)文賦》:“使吾屬羅千、虎賁、正輪之徒,舉頟頟焉而搖,熇熇焉而歊,爍爍焉而焦。” 清 魏源 《苗疆敕建傅巡撫祠碑銘》:“鷙獸頟頟,公則劉之,其既帖耳,公亦柔之。”
(3).高貌。 唐 韓愈 《平淮西碑》:“頟頟 蔡 城,其壃千里,既入而有,莫不順俟?!?/p>
浮浮
(1).水或雨雪盛貌?!对姟ご笱拧そ瓭h》:“ 江漢 浮浮,武夫滔滔?!?朱熹 集傳:“浮浮,水盛貌?!薄对姟ば⊙拧そ枪罚骸坝暄└「。姇佋涣??!?南朝 齊 謝朓 《雪賦》:“藹藹浮浮,瀌瀌奕奕?!?/p>
(2).氣上升貌?!对姟ご笱拧ど瘛罚骸搬屩袍?,烝之浮浮。” 毛 傳:“浮浮,氣也。” 宋 蘇軾 《和蔡準(zhǔn)郎中見邀游西湖》之三:“船頭斫鮮細(xì)縷縷,船尾炊玉香浮浮?!?清 捧花生 《畫舫馀譚》:“亦間佐以醬乾生瓜子小果碟、酥燒餅……糖油饅首,叟叟浮浮,咄嗟立辦。”
(3).流動(dòng)貌?!冻o·九章·抽思》:“悲秋風(fēng)之動(dòng)容兮,何回極之浮浮?!?王逸 注:“浮浮,行貌?!?宋 范成大 《湘潭》詩:“風(fēng)吹江沫浮浮去,誰在沙頭閉戶閒?”
李曾伯名句,湘南樓落成和林書記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天狼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