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奕《和元遺山四首》:
西偏顏樂園,屋角接圣境。
想當(dāng)坐忘時(shí),聰明盡黜屏。
上植松數(shù)株,下種麻千頃。
蛛網(wǎng)結(jié)秋絲,綿密藏廢井。
東連勝果寺,元此誕莊潁。
象教剝床膚,所事終不永。
興亡有定在,雖帝不可請(qǐng)。
緬想書云時(shí),五色垂?fàn)N炳。
三家浚深井,錄訖水亦冷。
卓卓正憲祠,蒸嘗猶定省。
金縢宗老心,復(fù)辟直要領(lǐng)。
照影吊伯禽,抱渴空望綆。
注釋參考
西偏
(1).西部;西方邊遠(yuǎn)地區(qū)?!蹲髠鳌る[公十一年》:“﹝ 鄭伯 ﹞乃使 公孫獲 處 許 西偏?!?南朝 梁 江淹 《遂古篇》:“青鳥所解,路誠亶兮;五色玉石,出西偏兮?!?/p>
(2).西側(cè)。 三國 魏 何晏 《景福殿賦》:“溫房承其東序,涼室處其西偏?!?宋 陸游 《涪州》詩:“古壘西偏曉繫舟,倚欄搔首思悠悠?!?/p>
顏樂
孔子 學(xué)生 顏回 簟食瓢飲而不改其樂。后因以“顏樂”謂安貧樂道。 宋 蘇軾 《顏樂亭詩敘》:“ 顏?zhàn)?之故居所陋巷者,有井存焉,而不在 顏氏 久矣。 膠西 太守 孔 君 宗翰 ,始得其地,浚治其井,作亭於其上,命之曰‘顏樂’?!?宋 張九成 《秋興》詩:“田園愛 潛 歸,簞瓢識(shí) 顏 樂?!眳⒁姟?顏巷 ”。
圣境
(1).宗教信徒所向往的超凡入圣的境界。 南朝 齊 蕭子良 《凈住子·出家順善門》:“今出家者未登圣境,而期望之人恒引圣責(zé)凡?!?唐 王縉 《東京大敬愛寺大證禪師碑》:“夫上智之身,曲隨世界;上智之心,密游圣境?!?唐 王昌齡 《同王維集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五韻》:“圓通無有象,圣境不能侵?!?/p>
(2).指?jìng)鞯赖木秤颉S袝r(shí)用于比喻或諷刺。 魯迅 《<偽自由書>后記》:“聽說 青島 也是好地方,但這是 梁實(shí)秋 教授傳道的圣境,我連遙望一下的眼福也沒有過。”
(3).比喻藝術(shù)作品或自然景物中出神入化的境界。 清 陳廷焯 《白雨齋詞話》卷六:“ 迦陵 雄勁之氣, 竹垞 清雋之思, 樊榭 幽艷之筆,得其一節(jié),亦足自豪。若兼有眾長,加以沉鬱,本諸忠厚,便是詞中圣境?!?駱賓基 《一個(gè)唯美派畫家的日記·十月十三日》:“那廣曠的宇宙美,給它開闊了另一個(gè)圣境?!?/p>
王奕名句,和元遺山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