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水秋難渡,三泉夜不歸。
出自唐朝李乂《高安公主挽歌二首》
湯沐三千賦,樓臺十二重。銀爐稱貴幸,玉輦盛過逢。
嬪則留中饋,娥輝沒下舂。平陽百歲后,歌舞為誰容。
賓衛(wèi)儼相依,橫門啟曙扉。靈陰蟾兔缺,仙影鳳凰飛。
一水秋難渡,三泉夜不歸。況臨青女節(jié),瑤草更前哀。
注釋參考
三泉
(1).三重泉,即地下深處。多指人死后的葬處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穿三泉,下銅而致槨?!?晉 張華 《章懷皇后誄》:“杳杳新,下絶三泉?!薄逗鬂h書·黃瓊傳》:“敢以垂絶之日,陳不諱之言;庶有萬分,無恨三泉?!?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麟圖緝謚,定榮辱於三泉。”
(2).即三柱星。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三柱一曰三泉?!?/p>
不歸
(1).不返家。《詩·豳風(fēng)·東山》:“我徂東山,慆慆不歸。” 清 蒲松齡 《司文郎》:“又聞次年再行鄉(xiāng)試,遂不歸,止而受教?!?/p>
(2).不歸還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盜戶》:“詎惡久假不歸,霸為己有?!?/p>
李乂名句,高安公主挽歌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