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杜甫《諸將五首》
漢朝陵墓對南山,胡虜千秋尚入關(guān)。昨日玉魚蒙葬地,
早時(shí)金碗出人間。見愁汗馬西戎逼,曾閃朱旗北斗殷。
多少材官守涇渭,將軍且莫破愁顏。
韓公本意筑三城,擬絕天驕拔漢旌。豈謂盡煩回紇馬,
翻然遠(yuǎn)救朔方兵。胡來不覺潼關(guān)隘,龍起猶聞晉水清。
獨(dú)使至尊憂社稷,諸君何以答升平。
洛陽宮殿化為烽,休道秦關(guān)百二重。滄海未全歸禹貢,
薊門何處盡堯封。朝廷袞職雖多預(yù),天下軍儲(chǔ)不自供。
稍喜臨邊王相國,肯銷金甲事春農(nóng)。
回首扶桑銅柱標(biāo),冥冥氛祲未全銷。越裳翡翠無消息,
南海明珠久寂寥。殊錫曾為大司馬,總?cè)纸圆迨讨絮酢?br>炎風(fēng)朔雪天王地,只在忠臣翊圣朝。
錦江春色逐人來,巫峽清秋萬壑哀。正憶往時(shí)嚴(yán)仆射,
共迎中使望鄉(xiāng)臺(tái)。主恩前后三持節(jié),軍令分明數(shù)舉杯。
西蜀地形天下險(xiǎn),安危須仗出群材。
注釋參考
回紇
古代民族名兼國名。為 袁紇 后裔,初受 突厥 統(tǒng)轄, 唐 天寶 三年滅 突厥 后建立可汗政權(quán), 貞元 四年改稱 回鶻 , 開成 五年被 黠戛斯 所滅,余眾分三支西遷:一遷 吐魯番盆地 ,稱 高昌回鶻 或 西州回鶻 ;一遷 蔥嶺 西 楚河 畔,稱 蔥嶺西回鶻 ;一遷 河西走廊 ,稱 河西回鶻 。后改稱 畏吾兒 (即今 wei{1*1}吾爾 )。也叫回回。參見“ 回回 ”。
回紇 。我國古代西北方少數(shù)民族名。后亦稱“ 迴鶻 ”?!杜f唐書·回紇傳》:“ 迴紇 ,其先 匈奴 之裔也……在 薛延陀 北境,居 娑陵水 側(cè),去 長安 六千九百里,隨逐水草,勝兵五萬,人口十萬人。”《舊唐書·回紇傳》:“ 元和 四年, 藹德曷里祿沒弭施合密毗迦可汗 遣使改為 迴鶻 ,義取迴旋輕捷如鶻也。” 唐 韓愈 《順宗實(shí)錄三》:“四年, 迴紇 求和親。”《敦煌變文集·張淮深變文》:“ 迴鶻 既敗,當(dāng)即生降。”
翻然
翻然 (fānrán) 形容改變得很快而徹底 change quickly and completely 翻然悔悟 也作“幡然”遠(yuǎn)救
遠(yuǎn)方的救兵?!逗鬂h書·竇融傳》:“夫負(fù)虛交而易強(qiáng)御,恃遠(yuǎn)救而輕近敵,未見其利也?!?/p>
朔方
朔方 (shuòfāng) 北方 north 北方申命和叔,宅朔方,曰 幽都。——《書·堯典》杜甫名句,諸將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辣椒極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