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寇準(zhǔn)《書河上亭壁》:
堤草惹煙連野綠,岸花經(jīng)雨壓枝紅。
年來多病辜春醉,惆悵河橋酒旆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連野
(1).遍野。 唐 朱慶馀 《早發(fā)廬江途中遇雪寄李侍御》詩:“蘆葦聲多雁滿陂,濕云連野見山稀。” 唐 韓偓 《冬日》詩:“愁處雪煙連野起,靜時風(fēng)竹過墻來?!?/p>
(2).廣闊的原野。 清 厲鶚 《西溪道中》詩:“連野看峯秀,晴云忽有無?!?/p>
壓枝
(1).亦稱“ 壓條 ”。一種植物繁殖技術(shù),即把植物的枝條的一部分刮去表皮埋入土中,頭端露出地面,等它生根以后把它和母株分開,使另成一個植株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種桑柘》:“大都種椹長遲,不如壓枝之速?!?/p>
(2).謂果實多,把樹枝壓低。 宋 范成大 《夔州竹枝歌》之三:“ 新城 果園連 瀼西 ,枇杷壓枝杏子肥?!?/p>
寇準(zhǔn)名句,書河上亭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