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子翚《聞箏作》:
月高夜鳴箏,聲從綺窗來。
隨風(fēng)更迢遞,縈云暫徘徊。
余音若可玩,繁弦互相催。
不見理箏人,遙知心所懷。
寧悲舊寵棄,豈念新期乖。
含情郁不發(fā),寄曲宣余哀。
一彈飛霜零,再撫流光頹。
每恨聽者稀,銀甲生浮埃。
幽幽孤鳳吟,眾鳥聲難諧。
盛年嗟不偶,況乃容華衰。
道同符片諾,志異勞百媒。
棲棲墻東客,亦抱凌云才。
注釋參考
道同
(1).志趣相投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移疾會(huì)詩因貽諸祠曹》:“道同意暫遣,客散疾徐還?!?/p>
(2).引申為沆瀣一氣?!对偕墶返谌兀骸叭f般都是你們錯(cuò),父子道同害 少華 。”
志異
記載奇異之事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三》:“ 周書昌 曰:‘是真狐女,何偽之云?吾恐誌異諸書所載,始遇仙姬,久而捨去者,其中或不無此類也乎!’”
劉子翚名句,聞箏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深駕出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