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園中把酒示鄰曲》
畏途半世困風(fēng)波,老返家山得已多。
野餉雖無食指動,村醅也解醉顏酡。
夢殘正欲還君枕,棋罷那知爛客柯。
松菊未荒風(fēng)月在,應(yīng)容老子且婆娑。
注釋參考
畏途
畏途 (wèitú) 險惡可怕的路徑,比喻做起來很危險和艱難的事 a dangerous road—a perilous undertaking 畏途巉巖不可攀?!畎住妒竦离y》 他將此視為畏途半世
半世 (bànshì) 人生的一半 half a lifetime風(fēng)波
風(fēng)波 (fēngbō) 風(fēng)和波浪。比喻生活或命運(yùn)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變遷 wave 世路風(fēng)波 惹出風(fēng)波 亂子;糾紛 disturbance 風(fēng)波迭起家山
謂故鄉(xiāng)。 唐 錢起 《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(xiāng)省侍》詩:“蓮舟同宿浦,柳岸向家山?!?宋 梅堯臣 《讀<漢書·梅子真?zhèn)鳎尽吩姡骸芭f市 越溪 陰,家山 鏡湖 畔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琴訴荷池》:“十二欄桿,無事閒憑遍。悶來把湘簟展,夢到家山,又被翠竹敲風(fēng)驚斷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一五二:“踏徧中華窺兩戒,無雙畢竟是家山。”
得已
(1).謂得以了結(jié)?!妒酚洝ろ?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“ 項(xiàng)梁 嘗有 櫟陽 逮,乃請 蘄 獄掾 曹咎 書抵 櫟陽 獄掾 司馬欣 ,以故事得已?!?/p>
(2).謂出于自己的意愿。 唐 王昌齡 《箜篌引》:“何用 班超 定遠(yuǎn)侯 ,史臣書之得已不?” 宋 曾鞏 《上歐陽舍人書》:“今者欲奉親數(shù)千里而歸先生,會須就州學(xué),欲入太學(xué),則日已迫,遂棄而不顧,則望以充父母養(yǎng)者,無所勉從,此豈得已哉?”《元典章·兵部一·逃亡》:“隨路民戶,或困於公役,或逼於私債,逃竄失業(yè),諒非得已?!?/p>
陸游名句,園中把酒示鄰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