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意傾吳醑,芳聲動越人
出自唐代皎然《早春送顏主簿游越東,兼謁元中丞》:
輕舸趣不已,東風(fēng)吹綠蘋。
欲看梅市雪,知賞柳家春。
別意傾吳醑,芳聲動越人。
山陰三月會,內(nèi)史得嘉賓。
注釋參考
別意
(1).離情。 唐 李咸用 《送別》詩:“別意説難盡,離盃深莫辭。” 宋 嚴(yán)仁 《鷓鴣天》詞:“請君看取東流水,方識人間別意長。” 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》三:“好象一任曉風(fēng)飐拂搖移,感慨有些別意,仿彿知道,這窗中人快要離他們遠(yuǎn)去萬里了?!?/p>
(2).另外的意思。 清 李漁 《比目魚·揮金》:“他竟全然不理,想來沒有別意,一定是不肯零賣?!?/p>
芳聲
美好的聲譽(yù)。 漢 禰衡 《鸚鵡賦》:“於是羨芳聲之遠(yuǎn)暢,偉靈表之可嘉?!?唐 韓愈 《梁國惠康公主挽歌》之一:“定謚芳聲遠(yuǎn),移封大國新。” 明 徐渭 《贈陳君》詩:“ 陳君 在鄉(xiāng)曲,少小馳芳聲。”
越人
(1).疏遠(yuǎn)的人?!渡叹龝ば迿?quán)》:“故 堯 舜 之位天下也,非私天下之利也,為天下位天下也。論賢舉能而傳焉,非疏父子親越人也,明於治亂之道也。” 宋 蘇洵 《兵制》:“及於 五代 , 燕 帥 劉守光 又從而為之,黥面湼手之制,天下遂以為常法,使之判然不得與齊民齒,故其人益復(fù)自棄,視齊民如越人矣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癸酉之變》:“以天潢貴胄之近,而漠然如越人之視,亦可謂無心肝人矣。”
(2). 戰(zhàn)國 時(shí)名醫(yī) 扁鵲 名。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 扁鵲 ……姓 秦 氏,名 越人 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故 越人 見 齊桓 不振之徵於未覺之疾, 箕子 識 殷 人 鹿臺 之禍,於象箸之初?!?宋 蘇軾 《和劉道原詠史》:“ 吳 客漫陳《豪士賦》, 桓侯 初笑 越人 方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劉海石》:“久不晤,豈精 越人 術(shù)耶?”
皎然名句,早春送顏主簿游越東,兼謁元中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暢行溫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