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中沈卻大{1|1}法船,文殊頓足普賢哭
出自宋代黃庭堅《為黃龍心禪師燒香頌三首》:
老師身今七十六,老師心亦七十六。
夢中沈卻大{1|1}法船,文殊頓足普賢哭。
注釋參考
夢中
(1).睡夢之中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西極之南隅有國焉,不知境界之所接,名 古莽之國 ,陰陽之氣所不交,故寒暑亡辨;日月之光所不照,故晝夜亡辨。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。五旬一覺,以夢中所為者實,覺之所見者妄?!?南朝 梁 沉約 《別范安成》詩:“勿言一樽酒,明日難重持。夢中不識路,何以慰相思?!?宋 晏幾道 《鷓鴣天》詞:“從別后,憶相逢,幾回魂夢與君同。今宵賸把銀釭照,猶恐相逢是夢中?!薄秲号⑿蹅鳌肪壠鹗谆兀骸罢h著,便把他夢中所聞所見,云端里的情節(jié),詳細告訴了那 畢生 一遍?!?陶鑄 《一室》詩:“ 井岡 曉日 延河 月,莫嘆相逢是夢中?!?/p>
(2).比喻懵懂糊涂,受人欺騙?!度龂萘x》第七二回:“ 操 恐人暗中謀害己身,常分付左右:‘吾夢中好sha{1-1}人;凡吾睡著,汝等切勿近前?!蝗?,晝寢帳中,落被於地。一近侍慌取覆蓋。 操 躍起拔劍斬之,復上牀睡……惟 修 知其意,臨葬時指而嘆曰:‘丞相非在夢中,君乃在夢中耳!’”
(3). 夢澤 之中?!蹲髠鳌ば哪辍罚骸?楚 鬭伯比 ……生 子文 焉,使棄諸 夢 中?!?/p>
法船
(1).佛教語。喻佛法。謂佛法如船,可以拯救沉溺的眾生渡過生死苦海,到達“彼岸”?!端螘ひ男U傳·天竺迦毗黎國》:“帝修浄戒,軌道不及,無上法船,濟諸沉溺?!?唐 李紳 《題法華寺五言二十韻》:“住覺超真境,依游渡法船?!?/p>
(2).舊時農(nóng)歷七月十五日(中元節(jié))晚上為超度亡靈而焚燒的紙船?!度辶滞馐贰返谒囊换兀骸暗酵?,做的極精致的蓮花燈,點起來浮在水面上。又有極大的法船,照依佛家中元地獄赦罪之説,超度這些孤魂升天?!?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記·法船》:“中元日各寺院製造法船,至晚焚之。有長至數(shù)丈者?!?林海音 《城南舊南·蘭姨娘》:“我想到去年七月半在 北海 看燒法船的時候,在人群里跟媽撒開了手,還急得大哭呢?!眳㈤啞队厶m盆經(jīng)》。
文殊
佛教菩薩名。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。意譯為“妙吉祥”、“妙德”等。其形頂結(jié)五髻,象征 大日如來 的五智;持劍、騎青獅,象征智慧銳利威猛。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,與司“理”的 普賢菩薩 相對。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臺山 。 晉 殷晉安 《文殊象贊》:“ 文殊 淵睿,式昭厥聲。”《四游記·唐三藏被難得救》:“愿佛慈悲,早見 文殊 金身,賜我真經(jīng),留傳東土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西僧》:“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, 觀音 、 文殊 猶生?!?/p>
頓足
以腳跺地。多形容情緒激昂或極其悲傷、著急?!俄n非子·初見秦》:“聞戰(zhàn)頓足徒裼,犯bai{1*1}刃,蹈鑪炭,斷死於前者,皆是也?!?唐 杜甫 《兵車行》:“牽衣頓足闌道哭,哭聲直上干云霄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呂無病》:“女握手哽咽,頓足不能出聲?!?劉半農(nóng) 《揚鞭集·學徒苦》:“呱呱兒啼,主婦震怒,拍案頓足,辱及學徒父母!”
普賢
佛教菩薩名。梵名為Samantabhadra,也譯為“遍吉”。與 文殊菩薩 并稱為 釋迦牟尼佛 之二脅士。寺院塑像,侍立于 釋迦 之右,乘白象。以“大行”著稱,其道場為 四川 峨眉山 。 宋 黃庭堅 《為黃龍心禪師燒香頌》詩之一:“夢中沉卻da{1*1}法船, 文殊 頓足 普賢 哭?!?趙樸初 《僧伽和佛的弟子》:“大乘經(jīng)典特別稱道 文殊師利 的大智, 普賢 的大廳, 觀世音 的大悲, 地藏 的大愿,所以這四大菩薩特別受到教徒的崇敬。”
黃庭堅名句,為黃龍心禪師燒香頌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