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然竹林游,何獨(dú)棄山王
出自宋代趙蕃《讀阮嗣宗傳見其醉六十日免求昏之言與醒忘作》:
作阮嗣宗詩善觀阮嗣宗,醒醉俱托狂。
廣武嘆已絕,蘇門嘯何長。
昏既以醉免,辭寧不終忘。
又疑殺青上,闕文今或亡。
不然竹林游,何獨(dú)棄山王。
注釋參考
不然
不然 (bùrán) 不是這樣,并非如此 not so 其實(shí)不然 用在句子開頭,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No 不然,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否則,表轉(zhuǎn)折,不這樣做就會出現(xiàn)相反的結(jié)果或情況 of else;if not;otherwise 我得早點(diǎn)去,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否則 (either)…or 要去就別遲到,不然,就甭去了竹林游
見“ 竹林之游 ”。
何獨(dú)
猶何誰,誰人。獨(dú),猶孰。 明 李東陽 《題徐都憲椒園》詩:“人家何獨(dú)無此堂,豈有喬木參天長?” 明 李東陽 《和王直古》:“俯仰天地間,何獨(dú)無父子?”
山王
(1). 晉 山濤 和 王戎 的并稱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作《五君詠》,述竹林七賢,以 山濤 、 王戎 顯貴而不予列入。見《宋書·顏延之傳》。 唐 李德裕 《仆射相公偶話舊唱和詩凄然懷舊輒獻(xiàn)此詩》:“ 延年 如有作,應(yīng)不用 山 王 ?!?宋 梅堯臣 《依韻四和正仲》:“ 嵇 阮 當(dāng)時(shí)無俗慮, 山 王 雖貴亦能陪?!?元 熊與龢 《木平飼龍亭次韻方巨山》:“由來清調(diào)須吾輩,幸不 山 王 愧五君。”
(2).舊指瑤族頭領(lǐng)。 元 無名氏 《招捕總錄》:“ 延祐 三年三月, 德慶路 猺 蠻叛,既而令山主 五世祿 、山王 李伯達(dá) 招降 圓麻山 猺 人 盤郎梗 、 盤古綴 、 王窮腸 等出官?!?/p>
(3).指老虎?!缎∥辶x》第六一回:“ 盧珍 説:‘急速找樹,不然山王一到,就沒處躲避了?!h話間,就見那只猛獸走動,躥山跳澗,直奔前來了?!?/p>
(4).指山神?!段鍩魰づR濟(jì)宗·護(hù)圣居靜禪師》:“颯颯清風(fēng)來入室,山王土地暗中忙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汾陽報(bào)恩》:“[外扮山神上]……土地何在?[末扮土地上]稟上山王,有何分付?”
(5).佛教語。最高的山。《佛說無量壽經(jīng)》卷五:“智慧如大海,三昧如山王。” 唐 李華 《東都圣禪寺無畏三藏碑》:“灌頂在昔,聲聞現(xiàn)今,山王高妙,海月圓深?!?/p>
趙蕃名句,讀阮嗣宗傳見其醉六十日免求昏之言與醒忘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