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江淹《雜體詩 古離別》:
小序夫楚謠漢風(fēng)。
既非一骨。
魏制晉造。
固亦二體。
譬猶藍朱成彩。
雜錯之變無窮。
宮角為音。
靡曼之態(tài)不極。
故蛾眉詎同貌。
而俱動于魄。
芳草寧共氣。
而皆悅于魂。
不期然歟。
至于世之諸賢。
各滯所迷。
莫不論甘而忌辛。
好丹而非素。
豈所謂通方廣恕。
好遠兼愛者哉。
乃及公干、仲宣之論。
家有曲直。
安仁、士衡之評。
人立矯抗。
況復(fù)殊于此者乎。
又貴遠賤近。
人之常情。
重耳輕目。
俗之恒蔽。
是以邯鄲托曲于李奇。
士季假論于嗣宗。
此其效也。
然五言之興。
諒非敻古。
但關(guān)西鄴下。
既已罕同。
河外江南。
頗為異法。
故玄黃經(jīng)緯之辨。
金碧浮沉之殊。
仆以為亦各具美兼善而已。
今作三十首詩。
斅其文體。
雖不足品藻淵流。
庶亦無乖商搉云爾。
遠與君別者。
乃至雁門關(guān)。
黃云蔽千里。
游子何時還。
送君如昨日。
檐前露已團。
不惜蕙草晚。
所悲道里寒。
君在天一涯。
妾身長別離。
愿一見顏色。
不及其瓊樹枝。
菟絲及水萍。
所寄終不移。
注釋參考
靡曼
亦作“ 靡嫚 ”。1.華美,華麗?!蛾套哟呵铩柹鲜罚骸熬裏o以靡曼辯辭定其行,無以毀譽非議定其身。” 漢 東方朔 《非有先生論》:“目不視靡曼之色,耳不聽鐘鼓之音?!?王闿運 《李恭人行狀》:“衣裳澣濯,無珠翠靡曼之飾?!?/p>
(2).指美妙的聲色?!秴问洗呵铩ろ樏瘛罚骸澳坎灰暶衣宦犵姽??!?高誘 注:“靡曼,好色。”《隋書·高勱傳》:“有功不賞,無辜獲戮,烽燧日警,未以為虞,耽yin{1|1}靡嫚,不知紀極。” 明 陳霆 《兩山墨談》卷十二:“保固真元,絶意房闥,使靡曼不得動吾欲,是謂藏賢。”
(3).纖弱柔美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章句》:“譬舞容迴環(huán),而有綴兆之位,歌聲靡曼,而有抗墜之節(jié)也?!?/p>
(4).引申為輕艷卑弱。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韋應(yīng)物》:“詩律自 沉 宋 之下,日益靡嫚。” 梁啟超 《中國地理大勢論》:“西梆子腔與崐崘南曲,一則悲壯,一則靡曼?!?/p>
(5).奢侈yin{1|1}靡?!睹魇贰分疽弧罚骸奥曇糁琅c政治不相通,而民之風(fēng)俗日趨於靡曼?!?/p>
不極
(1).不尋根究底?!抖Y記·儒行》:“過言不再,流言不極。” 鄭玄 注:“不極,不問所從出也?!?/p>
(2).不到極點;不到頂點?!稘h書·天文志》:“冬至日南極,晷長南;不極則溫為害。夏至日北極,晷短北;不極則寒為害?!?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天地之盜》:“是故天地之盜息,而人之盜起。不極,不止也?!?/p>
(3).不合中正的準則?!稘h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稗暺洳徽恢辈恢也粯O,枉于執(zhí)事,書之不泄?!?顏師古 注:“極,中也。公卿執(zhí)事有不忠直而阿枉者,皆令言之。”
(4).不急?!痘茨献印ぞ裼?xùn)》:“隨其天資而安之,不極。” 高誘 注:“資,時也,一曰性也;極,急也。喻道人不急求生也。”
(5).無窮;無限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序》:“藍朱成彩,雜錯之變無窮;宮角為音,靡曼之態(tài)不極?!?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四三:“ 周穆 八荒意, 難皇 萬乘尊。淫樂心不極,雄豪安足論?!?宋 孫光憲 《河瀆神》詞:“獨倚朱欄情不極,魂斷終朝相憶?!?明 楊慎 《崤關(guān)行》:“曾陵高不極,脩坂回欝盤?!?/p>
江淹名句,雜體詩 古離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