罷捋虎須歸去來,荊棘林中任起倒,午日麗天光杲杲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超然居士得得問道於寶峰祥祥師且欲歸歌長篇》:
門門通徹長安道,信手拈來還恰好。
腳跟踏著趙州關,丈六金身一莖草。
我初相會個中人,法法圓通見懷抱。
杖屨追隨來道場,不學癡禪事關掃。
青山白云一徑通,行行鳥道誰尋討。
寶峰師是馬馰兒,相得而今情不早。
吸盡西江居士龐,喚回豎指俱胝老。
泥牛力耕空劫春,木人捧出形山寶。
罷捋虎須歸去來,荊棘林中任起倒,午日麗天光杲杲。
注釋參考
捋虎須
[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;do sth.daring as stroking a tiger's whiskers] 比喻冒犯厲害的人
詳細解釋《三國志·吳志·朱桓傳》“臣疾當自愈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《吳錄》:“ 桓 奉觴曰:‘臣當遠去,愿一捋陛下鬚,無所復恨。’ 權 馮幾前席, 桓 進前捋鬚曰:‘臣今日真可謂捋虎鬚也?!?權 大笑?!焙笠蛞浴稗刍ⅣP”喻撩撥強有力者,謂冒風險。 唐 韓偓 《安貧》詩:“謀身拙為安蛇足,報國危曾捋虎鬚?!薄段鍩魰S檗運禪師法嗣·睦州陳尊宿》:“師曰:‘説甚待來,即今便打?!S后便掌。 檗 曰:‘這風顛漢來這里捋虎鬚?!薄端疂G傳》第五回:“好卻甚好,只是不要捋虎鬚?!?明 茅僧曇 《鬧門神》:“順風耳,你傳去説,我不是好惹的,他休輕捋虎鬚者。” 清 黃遵憲 《大獄》詩之一:“事竟成狙擊,危同捋虎鬚?!?宋 蘇軾 《次韻張安道讀杜詩》:“騎鯨遁滄海,捋虎得綈袍?!?王闿運 《<桂陽州志>序》:“犯鱗捋鬚,考槃獨寐?!?/p>
歸去來
(1).辭賦篇名。 晉 陶潛 所作。《晉書·隱逸傳·陶潛》:“執(zhí)事者聞之,以為 彭澤令 ……郡遣督郵至縣,吏白:‘應束帶見之?!?潛 嘆曰:‘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鄉(xiāng)里小人邪!’ 義熙 二年解印去縣,乃賦《歸去來》?!焙笥靡詺w隱之典。 宋 梅堯臣 《田家語》詩:“卻詠《歸去來》,刈薪向深谷?!?/p>
(2).回去。 唐 杜甫 《發(fā)劉郎浦》詩:“白頭厭伴漁人宿,黃帽青鞋歸去來?!?唐 顏真卿 《贈裴將軍》詩:“一射百馬倒,再射萬夫開。 匈奴 不敢敵,相呼歸去來?!?/p>
(3).詞牌名。雙調(diào),四十九字、五十二字二體,仄韻。 清 王奕清 《詞譜》卷七:“《歸去來》調(diào)見《樂章集》詞二首,因詞有‘歌筵舞,且歸去,休惆悵,好歸去’句,取以為名?!?/p>
棘林
(1).棘木之林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 西蜀 之於 東吳 ,大小之相絶,亦猶棘林螢燿而與夫樳木龍燭也?!?/p>
(2).古代斷獄的處所?!段倪x·王融<永明九年策秀才文>》:“自萌俗澆弛,法令滋彰,胏石少不寃之人,棘林多夜哭之鬼?!?李善 注引《春秋元命苞》:“樹棘槐,聽訟於其下。”
(3).古代指九卿之位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讓五兵尚書表》:“不期 枚乘 老叟忽降時恩, 馮唐 暮年見申明主,擢宰京邑,朝坐棘林?!?/p>
(4).古代傳說中的東方荒遠之地?!痘茨献印椥斡枴罚骸鞍藲捴?,而有八紘……東方曰 棘林 ,曰 桑野 ?!?/p>
起倒
(1).謂隨俗俯仰、浮沉。 宋 陳師道 《宿柴城》詩:“臥埋塵葉走風煙,齒豁頭童不計年。起倒不供聊應俗,高低莫可只隨緣?!?/p>
(2).高低;好歹;輕重。《全元散曲·一枝花·盼望》:“曉行藏、知起倒、翻身跳出鴛鴦社,能進退、識高低、大步衝開虎狼穴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八五回:“碰了個不知起倒的醫(yī)生,還給他服點燥烈之品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:“ 費小胡子 忍不住笑了,他想來這位不識起倒的 曾老二 一定把 吳蓀甫 纏的頭痛?!?/p>
(3).謂時好時壞,反復折騰。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詰病》:“老身年將半百,單生一女 麗娘 ,因何一病,起倒半年?!?/p>
(4).頭緒。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六:“正在沒些起倒之際,只見一個管門的老蒼頭走出來?!?/p>
午日
(1).端午,即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日。 晉 周處 《風土記》:“午日烹鶩,又以菰葉裹粽黍,以象陰陽相包裹未分也。” 宋 梅堯臣 有《午日》詩。 清 潘榮陛 《帝京歲時紀勝·宜忌》:“午日冰和土粉曬乾,擦小兒熱疿?!?/p>
(2).干支逢午的日子?!逗鬂h書·陳寵傳》“猶用 漢 家祖臘” 李賢 注引 漢 應劭 《風俗通》:“ 漢 家火行盛於午,故以午日為祖也?!?宋 曾慥 《類說·燕北雜記·午日大喊》:“番兵每遇午日,如不逢兵,亦須排陣望西大喊七聲,言午是番家大王之日?!?/p>
(3).中午。 唐 張籍 《江南行》:“ 長干 午日沽春酒,高高酒旗懸江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