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次韻解樞干二首》:
阿文鈍于學(xué),莫計(jì)故新年。
向微他出錯(cuò),詎徹醯甕天。
論交置才否,如君政自賢。
為導(dǎo)有源水,俾加視后鞭。
譬彼千仞登,投足得攀緣。
君生英衛(wèi)家,造詣超儒先。
余論分吾兒,一一當(dāng)手編。
繄我液樠木,臥沙不受鐫。
鵲音曉見諗,群玉紛墮前。
政使高紙價(jià),敢蘄世儒傳。
注釋參考
余論
(1).識(shí)見廣博之論;宏論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子虛賦》:“問 楚 地之有無者,愿聞大國(guó)之風(fēng)烈,先生之餘論也。”《宋書·周朗傳》:“吾雖疲冗,亦嘗聽君子之餘論,豈敢忘之?!?宋 蘇軾 《答范景山書》:“久不聞餘論,頑鄙無所鐫發(fā),恐遂汩沒於流俗矣?!?/p>
(2).前人傳留下的言論?!稌x書·儒林傳序》:“擯 闕里 之典經(jīng),習(xí) 正始 之餘論。” 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重答劉秣陵詔書》:“緒言餘論,藴而莫傳?!?/p>
(3).指一言半語。 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攀其鱗翼,丐其餘論?!?唐 徐晶 《贈(zèng)溫駙馬汝陽王》詩:“疇昔承餘論,文章幸濫推。” 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西門豹宋均優(yōu)劣》:“用此事與 均 令娶巫家女事同,豈 均 暗合 孫吳 耶?抑亦盜其故智餘論乎?”
(4).指閑言碎語。 明 劉基 《御賜歸老青田詔書》:“卿善為忠者,所以不辨而趨朝,一則釋他人之餘論,況親君之心甚切,此可謂不潔其名者歟?惡言不出者歟?”
一一
一一 (yīyī) 一個(gè)一個(gè)地;依次地 one by one;one after another 一一檢查 好一一聽之?!俄n非子·內(nèi)諸說上》 一一以葉自彰?!龂?guó)魏·邯鄲淳《笑林》 一一為具言?!獣x·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一一自辨?!巍ね醢彩洞鹚抉R諫議書》 一一詳述之?!濉し桨丢z中雜記》當(dāng)手
經(jīng)理人?!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二回:“那時(shí)店中有一位當(dāng)手,姓 張 ,表字 鼎臣 。” 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二:“ 倪煥之 的父親是錢莊里的伙友,后來升了當(dāng)手。”
陳造名句,次韻解樞干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