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劍悲吟空咄嗟,梁陳白骨亂如麻
出自唐代李白《金陵歌,送別范宣》:
石頭巉巖如虎踞,凌波欲過滄江去。
鐘山龍盤走勢(shì)來(lái),秀色橫分歷陽(yáng)樹。
四十馀帝三百秋,功名事跡隨東流。
白馬小兒誰(shuí)家子,泰清之歲來(lái)關(guān)囚。
金陵昔時(shí)何壯哉,席卷英豪天下來(lái)。
冠蓋散為煙霧盡,金輿玉座成寒灰。
扣劍悲吟空咄嗟,梁陳白骨亂如麻。
天子龍沉景陽(yáng)井,誰(shuí)歌玉樹后庭花。
此地傷心不能道,目下離離長(zhǎng)春草。
送爾長(zhǎng)江萬(wàn)里心,他年來(lái)訪南山老。
注釋參考
扣劍
撫劍,按劍。常用以表達(dá)悲歡情緒。 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酒賦》:“或揚(yáng)袂屢舞,或扣劍清歌。” 唐 李白 《金陵歌送別范宣》:“扣劍悲吟空咄嗟, 梁 陳 白骨亂如麻?!?/p>
悲吟
(1).哀嘆。 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“寡婦悲吟,鵾雞哀鳴?!薄逗鬂h書·列女傳·董祀妻》:“旦則號(hào)泣行,夜則悲吟坐?!?/p>
(2).悲歌。 三國(guó) 魏 繁欽 《與魏文帝箋》:“暨其清激悲吟,雜以怨慕,詠北狄之遐征,奏胡馬之長(zhǎng)思?!?晉 左思 《招隱詩(shī)》之一:“何事待嘯歌,灌木自悲吟?!?唐 白居易 《詠懷》:“長(zhǎng)笑 靈均 不知命, 江 籬叢畔苦悲吟?!?/p>
咄嗟
咄嗟 (duōjiē) 霎時(shí) tut-tut 顧盼可以蕩川岳,咄嗟可以降雷雨?!醪渡蟿⒂蚁鄷?h3>梁陳(1). 漢 代所置 梁國(guó) 與 陳國(guó) 的并稱。地在今 豫 東平原?!段倪x·陸機(jī)<吳王郎中時(shí)從梁陳作>詩(shī)》:“夙駕尋清軌,遠(yuǎn)游越 梁 陳 ?!?呂向 注:“言早駕尋古人軌跡過於 梁 陳 之國(guó)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還至梁城作》詩(shī):“息徒顧將夕,極望 梁 陳 分?!?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(shī)·效陸機(jī)<羇宦>》:“馳馬遵 淮 泗 ,旦夕見 梁 陳 ?!?/p>
(2).指 南朝 梁 與 陳 。 清 方文 《云間五子詩(shī)·徐闇公孚遠(yuǎn)》:“博覽崇 漢 魏 ,纖辭鄙 梁 陳 ?!?/p>
白骨
(1).尸骨;枯骨。《國(guó)語(yǔ)·吳語(yǔ)》:“君王之於 越 也,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?!?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非鞅》:“故 扁鵲 不能肉白骨, 微 箕 不能存亡國(guó)也?!?唐 杜甫 《兵車行》:“君不見 青海 頭,古來(lái)白骨無(wú)人收?!?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話》卷四:“赤手挽銀河,公自大名垂宇宙;青山埋白骨,我來(lái)何處弔英賢!”《文匯報(bào)》1983.8.14:“蒼松掩不住白骨,紅巖染透了鮮血?!?/p>
(2).泛指死人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三》:“刀筆舞聞,曲相開脫,遂使兇殘漏網(wǎng),白骨沉寃?!?/p>
(3).白色果核或樹干。 晉 顧微 《廣州記》:“益智葉如襄荷,莖如竹箭,子從心中出,一枝有十子,內(nèi)白骨四。破去之,取外皮,蜜煮為粽子,味辛。”《爾雅翼·釋木一》:“梧者,植物之多陰最可玩者,青皮而白骨,似青桐而多子?!?/p>
如麻
(1).形容雜亂。 南朝 梁 丘遲 《答徐侍中為人贈(zèng)婦》詩(shī):“糟糠且棄置,蓬首亂如麻?!比纾盒膩y如麻。
(2).形容密集、多。 唐 杜甫 《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》:“牀頭屋漏無(wú)乾處,雨腳如麻未斷絶。” 元 陳樵 《山水》詩(shī):“青山如髻樹如麻,茅屋青簾認(rèn)酒家。”《醒世恒言·隋煬帝逸游召譴》:“玉樹歌殘舞袖斜, 景陽(yáng)宮 里事如麻?!?/p>
李白名句,金陵歌,送別范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