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衛(wèi)宗武《二疏》:
二君聳高致,今古知敬慕。
勇退人所難,尤得所以去。
貴戚舉愛弟,將使噲為伍。
天子尚衷疑,抗議非不許。
儻或身久留,寧免與時忤。
駕言盍知止,幡然解印組。
歸來逸老壽,榮辱一無累。
鬻金廣田宅,拒絕兒輩語。
多財益其過,富為眾怨府。
賢哉乎斯言,奚止明出處。
注釋參考
駕言
(1).駕,乘車;言,語助詞。語本《詩·邶風·泉水》:“駕言出游,以寫我憂?!焙笥靡灾复鲇危鲂?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三一:“駕言發(fā) 魏 都,南向望 吹臺 ?!?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世與我而相違,復駕言兮焉求!” 鄭澤 《贈鈍根游海上》詩:“長帆翼金風,駕言拾海月。”
(2).傳言;托言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穀水》:“石經淪缺,存半毀幾;駕言永久,諒用憮焉?!?明 文秉 《先撥志始》卷上:“ 李可灼 敢以無方無製之藥,駕言金丹,夕進御而朝賓天?!?明 姚士粦 《見只編》卷上:“然一旦成此大釁者,良由降虜 哱拜 久懷異圖,駕言云云?!?清 蒲松齡 《上孫給諫書》:“凡以膚受來愬者,直笑曰,我不曾目見;有駕言毀駡主翁者,直笑曰,我不曾耳聞?!?/p>
知止
(1).謂志在達到至善的境地。語本《禮記·大學》:“大學之道……在止於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?!?朱熹 集注:“止者,所當止之地,即至善之所在也。知之,則志有定向?!?唐 柳宗元 《酬婁秀才寓居開元寺》詩:“味道憐知止,遺名得自求。” 宋 程頤 《四箴·聽箴》:“卓彼先覺,知止有定。閑邪存誠,非禮勿聽?!?/p>
(2).謂懂得適可而止;知足?!俄n詩外傳》卷五:“貪物而不知止者,雖有天下不富矣。”《新唐書·李靖傳》:“﹝ 靖 ﹞會足疾,懇乞骸骨,帝遣中書侍郎 岑文本 諭旨曰:‘自古富貴而知止者蓋少……公今引大體,朕深嘉之?!薄端挠斡洝よF拐獨步遇師》:“知止不求才,金睛半倦開;振衣千仞岡,何必戀塵埃?” 清 唐孫華 《九月十八日高詠堂小集分韻得平字》:“量力宜知止,適志在無營。”參見“ 知止不殆 ”。
幡然
幡然 (fānrán) 迅速而徹底地 change quickly and completely 君子之學如蛻,幡然遷之?!盾髯印ご舐浴?幡然悔悟解印
見“ 解印綬 ”。
衛(wèi)宗武名句,二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