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高適《部落曲》:
蕃軍傍塞游,代馬噴風(fēng)秋。
老將垂金甲,閼支著錦裘。
雕戈蒙豹尾,紅旆插狼頭。
日暮天山下,鳴笳漢使愁。
注釋參考
暮天
(1).傍晚的天空。 唐 王昌齡 《潞府客亭寄崔鳳童》詩:“秋月對愁客,山鐘搖暮天?!?唐 顧非熊 《成名后將歸茅山酬群公見送》詩:“暮天行雁斷,曉渡落潮寒。”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奔月》:“ 嫦娥 正在看著圓窗外的暮天。”
(2).指傍晚的天氣。 宋 沉遘 《五言次韻和景彝<秋興>》:“暑隨朝雨盡,涼入暮天多。”
鳴笳
(1).笳笛。古管樂器名。 漢 時流行于 西域 一帶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,初卷蘆葉為之,后改用竹?!读w·軍略》:“擊雷鼓,振鼙、鐸,吹鳴笳?!?/p>
(2).吹奏笳笛。古代貴官出行,前導(dǎo)鳴笳以啟路。亦作進(jìn)軍之號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與梁朝歌令吳質(zhì)書》:“從者鳴笳以啟路,文學(xué)托乘於后車?!?宋 王安石 《晏元獻(xiàn)挽辭》之一:“蕭瑟城南路,鳴笳上九原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孝感之戰(zhàn)》:“其壘外松棚下,餘賊方瞭望,余驟發(fā)矢傷數(shù)人,賊錯愕間, 江西 兵展旗鳴笳以進(jìn)?!?/p>
高適名句,部落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