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魏了翁《題劍門》:
江有瞿唐限,陸有雙劍蹲。
如熊羆當(dāng)?shù)?,如虎豹守?/span>。
屹然東北隅,莫此西南坤。
昔歲在單閼,白日塵沙昏。
人心不足倚,恃此兩長垣。
舟車之出入,筦鑰有司存。
銜艫下魚復(fù),委轡充劍門。
藪逋乃如此,天險何足言。
況於多蹊隧,不逮昔所聞。
烈烈張睢陽,英英顏平原。
古之善守國,人心以為藩。
注釋參考
當(dāng)?shù)?/h3>當(dāng)?shù)?(dāngdào) 路中間 stand in the way;block the way 別在當(dāng)?shù)勒局?有狼當(dāng)?shù)?人立而啼?!R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當(dāng)?shù)?(dāngdào) 掌握權(quán)力,多指壞人掌權(quán) be in power 壞人當(dāng)?shù)?好人受害 有時也指掌權(quán)的人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(dāng)?shù)?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虎豹
(1).喻指can{1~1}暴之人。《后漢書·劉陶傳》:“陛下不悟,而競令虎豹窟於麑場,豺狼乳於春囿?!?唐 韋應(yīng)物 《京師叛亂寄諸弟》詩:“覉離守遠(yuǎn)郡,虎豹滿 西京 ?!?清 方文 《偕蔡芹溪至宛兼贈令弟玉立》詩:“虎豹當(dāng)關(guān)欲嚙人,季女何能不憔悴?”
(2).比喻勇猛的戰(zhàn)士。 唐 羅隱 《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》詩之一:“門外旌旗屯虎豹,壁間章句動風(fēng)雷。”
(3).比喻富有文采。 宋 黃庭堅 《送謝公定作竟陵主簿》詩:“ 謝公 文章如虎豹,至今斑斑在兒孫?!?/p>
(4).形容怪石。 宋 蘇軾 《后赤壁賦》:“履巉巖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龍。”
守閽
(1).守門。
(2).指守門人?!豆沤裥≌f·閑云庵阮三償冤債》:“他是箇官宦人家,守閽耳目不少,進(jìn)去易,出來難。”
魏了翁名句,題劍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