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法眾生蒶福田,眾魔染衣汗戒律
出自宋代黃庭堅《南山羅漢贊十六首》:
四十九年大教主,波旬請故入涅盤。
佛身常尋法界住,非其境界故不見。
未法眾生蒶福田,眾魔染衣汗戒律。
稽首那迦住世間,令我常生遇佛想。
注釋參考
法眾
佛教信眾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法王寺碑》:“祁祁法眾,同茲無我?!?唐 楊炯 《送并州旻上人詩序》:“ 雞山 法眾,餞行於素 滻 之濱;麟閣良朋,祖送於青門之外?!?唐 王勃 《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慧寺碑》:“禪宇由其覆沒,法眾是以凋淪?!?/p>
福田
佛教語。佛教以為供養(yǎng)布施,行善修德,能受福報,猶如播種田畝,有秋收之利,故稱。 晉 道恒 《釋駁論》:“是以知三尊為眾生福田供養(yǎng),自修己之功德耳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摩揭陀國上》:“誠愿大王福田為意,於諸 印度 建立伽藍,既旌圣跡,又擅高名,福資先王,恩及后嗣。”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牛小姐規(guī)勸侍婢》:“便是我,也千不合萬不合前生不曾種得福田,把我這里做丫頭,苦如何説得?”
染衣
僧人穿著黑色染的緇衣,因以“染衣”指出家為僧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磔迦國》:“是時王家舊僮,染衣已久,辭論清雅,言談贍敏?!?明 宋濂 《妙果禪師塔銘》:“師常勵學徒云:‘凡薙髮染衣,當洞明諸佛,心宗行解……方不被生死陰魔所惑?!眳⒁姟?染服 ”。
戒律
戒律 (jièlǜ) 教徒必須遵守的生活準則 religious discipline黃庭堅名句,南山羅漢贊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