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上九曲亭,眾山皆培塿
出自宋代蘇軾《游武昌寒溪西山寺》:
連山蟠武昌,翠木蔚樊口。
我來已百日,欲濟(jì)空搔首。
坐看鷗鳥沒,夢(mèng)逐麏走。
今朝橫江來,一葦寄衰朽。
高談破巨浪,飛屨輕重阜。
去人曾幾何,絕壁寒溪吼。
風(fēng)泉兩部樂,松竹三益友。
徐行欣有得,芝在蓬莠。
西上九曲亭,眾山皆培塿。
卻看江北路,云水渺何有。
離離見吳宮,莽莽真楚藪。
空傳孫郎石,無復(fù)陶公柳。
爾來風(fēng)流人,惟有漫浪叟。
買田吾已決,乳水況宜酒。
所須修竹林,深處安井臼。
相將踏勝絕,更裹三日糗。
注釋參考
西上
(1).向西去。我國(guó)地勢(shì)西高東低,故稱上。 唐 劉滄 《望未央宮》詩(shī):“西上 秦 原見 未央 ,山嵐川色晚蒼蒼?!?唐 李群玉 《送蕭綰之桂林》詩(shī):“ 桂 水秋更碧,寄書西上鱗?!?/p>
(2).入門左首的位置。古代尊右卑左,主人迎賓,先據(jù)左位,表示尊重?!秲x禮·聘禮》:“介皆與,北面西上?!?鄭玄 注:“入門左之位也?!?清 王夫之 《家世節(jié)錄》:“﹝ 王綱 ﹞與太守 古公 偕見直指使。 古公 自司馬郎出守郡,執(zhí)舊屬禮,與公爭(zhēng)西上?!?/p>
九曲
(1).迂回曲折。 漢 王褒 《九懷·?? 罚骸皬?岱 土兮魏闕,歷九曲兮牽牛?!?唐 盧綸 《送郭判官赴振武》詩(shī):“ 黃河 九曲流,繚繞古邊州?!?明 唐寅 《金粉福地賦》:“三重銀戶,入九曲之摩尼?!蹦δ?,梵語(yǔ)“寶珠”的譯名。
(2).指 黃河 。因其河道曲折,故稱。 唐 黃滔 《融結(jié)為河岳賦》:“ 三門 九曲,競(jìng)呈昇沒之源; 太華 維 嵩 ,交闢奔衝之路。” 唐 齊己 《瀟湘二十韻》:“對(duì)茲傷九曲,含濁出 崑崙 ?!?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九曲風(fēng)濤何處顯?則除是此地偏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劫寶》:“九曲天險(xiǎn),只用蓮舟蕩漾?!?/p>
(3).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。 宋 朱熹 《武夷櫂歌》之十:“ 九曲 將窮眼豁然,桑麻雨露見平川?!?元 薩都剌 《武夷館方池》詩(shī):“溪船明日泛 九曲 ,出入紫翠聽潺湲。” 郁達(dá)夫 《詠武夷》:“ 武夷 三十六雄峯, 九曲 清溪境不同?!?/p>
培塿
本作“部婁”。小土丘?!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安繆錈o松柏?!?杜預(yù) 注:“部婁,小阜?!?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山澤·培》引《左傳》作“培塿”?!稌x書·劉元海載記》:“當(dāng)為崇岡峻阜,何能為培塿乎。” 清 劉獻(xiàn)廷 《廣陽(yáng)雜記》卷三:“眺望三峯,壁立與天接,眾山皆成培婁。”
蘇軾名句,游武昌寒溪西山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