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遂《送李果州歸蜀》:
大原發(fā)鄒魯,功德被九州。
迢迢數(shù)千年,伊洛乘其流。
去之又百載,武夷闡諸幽。
斯文代顯晦,天意非人謀。
正脈遠(yuǎn)相續(xù),何必并世游。
峨峨陵陽山,下鎮(zhèn)西南陬。
師法自心得,如親接前修。
一氣妙亭毒,小大各有求。
惟此生息機,不隔春與秋。
皎皎冰雪姿,高疑揖浮丘。
太虛麗日月,纖翳無停留。
本根自深茂,況復(fù)加窮搜。
微言析脈理,要指會衿喉。
工夫自中積,應(yīng)物乃其優(yōu)。
漢庭高論著,周原出咨諏。
耿耿惻隱心,若將納諸溝。
拳拳敬王義,敢有非嘉猷。
俯視不義貴,如比空云浮。
所虞素學(xué)負(fù),豈愿清名收。
閶闔入云端,蜀天方阻修。
西上香爐峰,江流去悠悠。
問學(xué)久不明,風(fēng)俗日以偷。
塞品謹(jǐn)勿言,令人但深憂。
世如大膏肩,終當(dāng)待公瘳。
格天未易到,責(zé)已尤難周。
大學(xué)無已時,白首何當(dāng)休。
陋質(zhì)謝頑朽,居然費雕鎪。
建德苦不勇,懷知若為酬。
四非去未能,用力信有由。
永當(dāng)佩深訓(xùn),無作明公羞。
注釋參考
正脈
猶正統(tǒng),正宗。 宋 戴復(fù)古 《題鄭寧夫玉軒詩卷》詩:“辨玉先辨石,論詩先論格,詩家體固多,文章有正脈?!薄端问贰と辶謧魉摹げ淘ā罚骸案?發(fā) ,博覽羣書,號 牧堂老人 ,以 程氏 《語録》、 邵氏 《經(jīng)世》、 張氏 《正蒙》授 元定 ,曰:‘此 孔 孟 正脈也?!?金 元好問 《答潞人李唐佐贈詩》詩:“文章有圣處,正脈要人傳?!?明 李贄 《答耿司寇書》:“恐未可遽以在邦必聞,而遂居之不疑,而遂以人儘異學(xué),通非 孔 孟 之正脈笑之也?!眳⒁姟?正統(tǒng) ”。
相續(xù)
(1).相繼;前后連接?!稘h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是時,太后三弟相續(xù)秉政?!?唐 元稹 《有酒》詩之六:“櫻桃桃李相續(xù)開,間以木蘭之秀香徘徊?!?宋 梅堯臣 《新雁》詩:“泊船人不寐,月下聲相續(xù)。”
(2).連續(xù)。《壇經(jīng)·定慧品》:“若前念、今念、后念,念念相續(xù)不斷,名為繫縛?!?/p>
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并世
同時代。 康有為 《<人境廬詩草>序》:“吾於并世賢豪多友之。” 清 鄒容 《獄中答西狩》詩:“并世無知己,吾生苦不文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關(guān)于太炎先生二三事》:“考其生平,以大勛章作扇墜,臨總統(tǒng)府之門,大詬 袁世凱 的包藏禍心者,并世無第二人。”
並世:同存于世;同時?!赌印ぜ鎼巯隆罚骸拔岱桥c之并世同時,親聞其聲,見其色也?!薄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罚骸?孔子 皆后之,不并世。” 宋 黃庭堅 《題劉將軍雁》詩:“ 祁連 將軍一筆鴈,生不并世俱名家?!?清 方苞 《<畿輔名宦志>序》:“而史作於異代,其心平,故其事信。若郡州縣志,則并世有司之所為耳。其識之明,未必能辨是非之正?!?
隨世?!妒酚洝っ献榆髑淞袀鳌罚骸跋刃蚪褚陨现?黃帝 ,學(xué)者所共術(shù),大并世盛衰,因載其禨祥度制,推而遠(yuǎn)之,至天地未生,窈冥不可考而原也。” 司馬貞 索隱:“言其大體隨代盛衰,觀時而説事?!?
竝世:同時?!读凶印ちγ罚骸?北宮子 謂 西門子 曰:朕與子竝世也,而人子達(dá)?!?
王遂名句,送李果州歸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地牢殺手中文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