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王安石《送崔左藏之廣東》
怪石巉巉上泬寥,昔人於此奏簫韶。
水清但有嘉魚出,風暖何曾毒草搖。
今日掩留君按節(jié),當時嬉戲我垂髫。
因?qū)づf政詢遺老,為作新詩變俚謠。
注釋參考
遺老
遺老 (yílǎo) 指改朝換代后仍忠于前一朝代的老年人 old fogy;survival;veteran 指經(jīng)歷世變的老人 old people who have witnessed big social changes為作
(1).造作;做作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賢難》:“豕俛仰嚘咿,為作容聲,司原愈益珍之?!?唐 柳宗元 《辯<列子>》:“其文辭類《莊子》,而尤質(zhì)厚,少為作?!?元 無名氏 《替殺妻》第三折:“那婆娘打扮來便似女猱,全不似好人家苗條,上墳處説不盡喬為作?!?/p>
(2).猶作為;行為。 唐 李翱 《去佛齋論》:“使佛生於中國,則其為作也必異於是?!?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風俗習慣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語暨其他為作,俱欲去上下賢不肖之間,以大歸乎無差別?!?/p>
新詩
(1).新的詩作。 晉 張華 《答何劭詩》之一:“良朋貽新詩,示我以游娛?!?唐 杜甫 《解悶》詩之七:“陶冶性靈存底物?新詩改罷自長吟?!?清 黃遵憲 《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(lǐng)事留別日本諸君子》詩:“海外偏留文字緣,新詩脫口每爭傳。”
(2).指“五四”以來的白話詩。 mao{1~1}澤{1*1}東 《關(guān)于詩的一封信》:“詩當然應(yīng)以新詩為主體?!?李一氓 《<阿英文集>序》:“你寫新詩,我填舊詞,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?!?/p>
俚謠
民間歌曲。 宋 王安石 《送崔左藏之廣東》詩:“因?qū)づf政詢遺老,為作新詩變俚謡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商三官》:“呼令歌,辭以不稔;強之,所度曲半雜兒女俚謡,合座為之鼓掌?!?清 吳敏樹 《書毛西垣<黔苗竹枝詞>后》:“‘竹枝’體本出俚謡,善道男女風土,亦其聲調(diào)宛轉(zhuǎn)所從生也。”
王安石名句,送崔左藏之廣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