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賀二石登科》:
捷音西下亟蜚星,二雋辭鋒舊莫京。
桂樹前宵減清影,棣華同日擅香名。
謝家蘭玉真門戶,蘇氏文章亦弟兄。
此去提衡霄漢上,鵬摶鯤運更論程。
注釋參考
提衡
(1).亦作“ 提珩 ”。謂用秤稱物,以平輕重。引申為抗衡。《管子·輕重乙》:“則是寡人之國,五分而不能操其二,是有萬乘之號而無千乘之用也,以是與天子提衡爭秩於諸侯,為之有道乎?”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論功》:“七國之時,皆據(jù)萬乘,南面稱王,提珩為敵國累世?!?唐 楊炯 《益州新都縣學(xué)碑》:“既而三河失統(tǒng),九州之寳幣不歸;四塞提衡,萬里之長城繼作?!?/p>
(2).謂簡選官吏?!段倪x·任昉<王文憲集>序》:“公提衡惟允,一紀(jì)于茲。” 李善 注:“言選曹以材授官,似衡之平物,故取以喻焉?!?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銓曹》:“吏部候人數(shù)滿百或二百,即引試,量書、判注擬,乃無被放者。故吏曹四時提衡,略無休暇?!?/p>
霄漢
霄漢 (xiāohàn) 云霄和天河,指天空,比喻朝庭 the sky;heaven 氣凌霄漢鵬摶
鵬展翅盤旋而上。比喻人之奮發(fā)有為。語本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鵬之徙於南冥也,水擊三千里,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?!?唐 王勃 《常州刺史平原郡公行狀》:“鳳鳴千仞,鵬摶萬里。” 宋 陸游 《答撫州發(fā)解進士啟》:“將鵬摶於宦海,姑鴻漸於名場?!?明 朱鼎 《玉鏡臺記·完聚》:“幸今日鵬摶羽翰,曾浴日補天。” 清 戴名世 《<天籟集>序》:“至於 仁甫 詩餘之雋妙,則當(dāng) 元 時已有稱為如鵬摶九霄?!?/p>
陳造名句,賀二石登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