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長蘆寺二首》:
昔年望長蘆,去江逾百步。
垣宇呀已缺,浮圖欹欲仆。
僧徒噬肯留,日有沉溺懼。
重來舒望眼,佛剎非故處。
安眾得亢爽,定遷酬夙素。
似聞瓶錫侶,復作醯蚋聚。
居人禱蠶麥,行客乞泉布。
營者肆夸侈,施者不顧慮。
百堵煥金碧,奚翅復其故。
往往豪儁人,四壁有未具。
彼徒創(chuàng)寺意,取鎮(zhèn)湍濤怒。
向來梵唄所,倏為蛟螭據(jù)。
在己不自保,誘俗說依恬。
波流置不省,此理吾未諭。
注釋參考
瓶錫
僧人所用的瓶缽和錫杖。亦借指僧侶或僧侶生涯。 五代 齊己 《夏日荊渚書懷》詩:“中途息瓶錫,十載依公卿?!?唐 無名氏 《濟度寺尼蕭法愿墓志》:“瓶錫咸萃,冠蓋畢臻?!?宋 司馬光 《送文慧師歸眉山》詩:“山鳥集掌中, 巴 猿侍瓶錫?!?/p>
復作
1.漢刑律名。亦指按其刑服勞役的婦女。犯者不服刑具,刑期一年。 2.再來寫。 3.復發(fā),再發(fā)。陳造名句,長蘆寺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