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吳沖卿元會》:
千官宮車馬閶闔來,晝漏始上閶闔開。
峨峨左右升龍進(jìn),昨夜雪飛云作堆。
殿前冠劍魚鱗立,東風(fēng)入仗旗腳回。
黃鍾一奏寶扇掩,玳宮卷起香霧排。
鳴梢未盡霹靂響,翠輦已退黃金階。
圣人端冕御法座,大樂旅作聲和諧。
群公拚蹈丹墀下,尚宮奏瑞四夷懷。
乘輿卻入更衣合,通天絳袍升玉榻。
百拜稱觴萬歲聞,兩廊賜食簪裾匝。
曲傳大定舞綴疏,波旋煙斂飭宮車。
衛(wèi)官解嚴(yán)多士退,日光停午氣象舒。
吳君才筆天下杰,歸來作詩傳石渠。
石渠秘邃無凡愚,石渠酬唱皆嚴(yán)徐。
我慚短學(xué)復(fù)在后,收拾掇棄聊以宮。
注釋參考
群公
1.指上公。 2.泛指魯以外的諸侯。 3.總稱諸侯和朝臣。 4.泛指諸有名位者。亦用作一般的尊稱。丹墀
丹墀 (dānchí) 宮殿前的紅色臺階及臺階上的空地 red steps leading up to a imperial palace 成語解釋皇帝殿前石階,涂上紅色,叫做丹墀。宮奏
指樂曲。《宋史·樂志七》:“肅肅禮度,鋗鋗宮奏?!?/p>
四夷
(1).古代華夏族對四方少數(shù)民族的統(tǒng)稱。含有輕蔑之意?!稌ぎ吤罚骸八囊淖篑?,罔不咸賴?!?孔 傳:“言東夷、西戎、南蠻、北狄,被髮左衽之人,無不皆恃賴三君之德?!薄逗鬂h書·東夷傳》:“凡蠻、夷、戎、狄總名四夷者,猶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皆號諸侯云?!?/p>
(2).泛指外族、外國。 清 魏源 《<圣武記>敘》:“不憂不逞志于四夷,而憂不逞志于四境。” 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 中國 之在天下,見夫四夷之則效上國,革面來賓者有之;或野心怒發(fā),狡焉思逞者有之;若其文化昭明,誠足以相上下者,蓋未之有也?!?/p>
梅堯臣名句,和吳沖卿元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