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苑振金聲,循良冠百城。
出自唐朝劉禹錫《呂八見寄郡內(nèi)書懷因而戲和》
文苑振金聲,循良冠百城。不知今史氏,何處列君名。
注釋參考
文苑
文苑 (wényuàn) 文人聚集的地方;文壇 literary world 晉世文苑,足儷 鄴都?!段男牡颀垺げ怕浴?h3>金聲(1).指鉦聲。《荀子·議兵》:“聞鼓聲而進(jìn),聞金聲而退?!薄稘h書·李陵傳》:“聞鼓聲而縱,聞金聲而止?!?顏師古 注:“金謂鉦也,一名鐲?!?漢 王粲 《從軍詩》之二:“將秉先登羽,豈敢聽金聲?!?/p>
(2).指鐘聲。 唐 沉佺期 《同李舍人冬日集安樂公主山池》詩:“興盡方投轄,金聲還復(fù)傳?!?宋 蘇軾 《十二琴銘·天球》:“有蔚者桐,僵于下陽之庭。奏刀而玉質(zhì),成器而金聲。” 清 金人瑞 《長夏讀杜詩有懷明人法師卻寄二十四韻》:“金聲齊雅頌,玉尺辨毫釐?!?/p>
(3).指金石聲。 唐 唐彥謙 《亂后經(jīng)表兄瓊?cè)A觀舊居》詩:“醉中篇什金聲在,別后音書錦字空?!?明 何景明 《贈子言》詩:“腰佩白玉環(huán),手?jǐn)S金聲賦?!?葉景葵 《<蔽廬叢志>序》:“金聲擲地,誦 左 賦而俗耳頓聰?!?/p>
(4).對人聲音的美稱。 明 沉仕 《桂枝香·詠鏡題情》曲:“愛你秋波如練,金聲嬌軟?!?/p>
(5).恭敬的聲音?!兑葜軙ほ罕!罚骸氨拔蝗嵘?,金聲以合之。” 朱右曾 校釋:“金聲,肅也。”
(6).比喻美好的聲譽(yù)。 晉 劉琨 《勸進(jìn)表》:“玉質(zhì)幼彰,金聲夙振?!?唐 盧綸 《送黎燧尉陽翟》詩:“玉貌承嚴(yán)訓(xùn),金聲稱上才?!?/p>
(7).指聲譽(yù)傳播。 王國維 《觀堂集林·<國學(xué)叢刊>序》:“二 劉 金聲於 隋 代, 孔 賈 玉振於 唐 初?!?/p>
循良
(1).謂官吏奉公守法?!侗笔贰O搴等傳論》:“ 房謨 忠勤之操,始終若一。 恭懿 循良之風(fēng),可謂世有人矣?!?唐 李邕 《唐贈太子少保劉知柔神道碑》:“出膺賢守,則郡國循良?!?明 李介 《天香閣隨筆》卷一:“吾每見循良之吏,有活民之心,而民終不能活者,不剛也?!?孫中山 《孫文學(xué)說·不知亦能行》:“官吏不過為人民之僕,當(dāng)受人民之監(jiān)督制裁也。其循良者,吾民當(dāng)任用之;其酷劣者,當(dāng)淘汰之?!?/p>
(2).指循良的官吏。 唐 柳宗元 《柳州謝上表》:“常以萬邦共理,必藉於循良?!?清 朱彝尊 《送張夫子巡撫山東》詩之一:“循良久數(shù) 張京兆 ,副相依然 漢 上公?!?/p>
(3).善良。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七:“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,烏可執(zhí)一哉?” 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浪游記快》:“舟子頗循良,令其糴米煮飯。”
百城
(1).指各個城邑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又贈丁儀王粲》詩:“壯哉帝王居,佳麗殊百城?!?晉 陸云 《答張士然》詩:“百城各異俗,千室非良鄰。” 唐 王勃 《乾元殿頌》序:“百城煙歭,望秋露而乘風(fēng);千室云開,合宵霆而組化?!?清 錢謙益 《浙江臺州府臨海縣知縣張時旸授文林郎制》:“今長吏有遵奉詔條往復(fù)有聞?wù)?,吾用以表率新政,頒播百城,如不及焉?!?/p>
(2).借指各地的地方官。 漢 潘勗 《冊魏公九錫文》:“ 劉表 背誕,不供貢職,王師首路,威風(fēng)先逝,百城八郡,交臂屈膝?!?唐 楊炯 《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》:“所以一縣稱平,所以百城尤最?!?/p>
(3).見“ 百城書 ”。
劉禹錫名句,呂八見寄郡內(nèi)書懷因而戲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