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雜興》:
昔事先皇帝,弱羽參高翰。
對揚乏鯁論,狂疏犯龍顏。
臺簡凜霜凝,圣度如天寬。
赦于碓磨中,驅(qū)之原隰間。
乘傳者四人,記憶獨賜環(huán)。
重來寖通顯,三黜因封還。
歲晚復(fù)見收,奏技列從官。
所忠來諭旨,聞卿十年閑。
所著凡幾書,頗欲見一斑。
臣既美芹獻,上亦停箸觀。
曾未逾信宿,王言冠篇端。
孔筆褒貶嚴,舜歌賡載難。
華顛際休明,幻軀迫尫殘。
倦直承明廬,求出函谷關(guān)。
彩纈藉金罍,玉柄綴寶紈。
上有二十字,妙畫翔龍鸞。
及帝將遺弓,許臣遂掛冠。
古人報一飯,飚馭無路攀。
送不涉胥濤,葬不殉橋山。
長吟黃鳥詩,血淚空汍瀾。
注釋參考
承明廬
漢 承明殿 旁屋,侍臣值宿所居,稱 承明廬 。又 三國 魏文帝 以 建始殿 朝群臣,門曰 承明 ,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稱 承明廬 ?!稘h書·嚴助傳》:“君厭 承明 之廬,勞侍從之事,懷故土,出為郡吏?!?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 承明廬 在 石梁閣 外,直宿所止曰盧。”《文選·應(yīng)璩〈百一詩〉》:“問我何功德?三入 承明廬 。” 張銑 注:“ 承明 ,謁天子待制處也?!焙笠匀?承明廬 為入朝或在朝為官的典故。 唐 李頎 《送綦毋三謁房給事》詩:“徒言青瑣闥,不愛 承明廬 ?!?清 唐孫華 《題顧退山太史扁舟圖》詩:“暫辭 承明廬 ,歸侍 扶風 帳?!?/p>
函谷關(guān)
關(guān)名。古關(guān)為 戰(zhàn)國 秦 置,在今 河南 靈寶縣 境。因其路在谷中,深險如函,故名。 漢 元鼎 三年移至今 河南 新安縣 境,去故關(guān)三百里。參閱《元和郡縣志·陜州》。
劉克莊名句,雜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