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篇瀧吏可書紳,莫向長沮更問津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次韻韶倅李通直二首》
一篇瀧吏可書紳,莫向長沮更問津。
老去常憂伴新鬼,歸來且喜是陳人。
曾陪令尹蒼髯古,又見郎君白發(fā)新。
回首天涯一惆悵,卻登梅嶺望楓宸。
青山只在古城隅,萬里歸來卜筑初。
會見四山朝鶴駕,更看二李控鯨魚。
欲従抱樸傳家學,應怪中郎得異書。
待我丹成馭風去,借君瓊佩與霞裾。
仆昔為開封幕,先公為赤令,暇日相與論內(nèi)外丹,且出其丹示仆。
今三十年,而見君曲江,同游南華,行山水間數(shù)日,道舊感嘆,且勸我卜居于舒,故詩中皆及之。
注釋參考
一篇
(1).古時文字皆著之于竹簡,用牛皮編串如冊,是為一篇。后因稱首尾完整的文字為一篇?!赌印っ鞴硐隆罚骸笆ト艘怀咧?,一篇之書。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本性》:“如此則性各有陰陽,善惡在所養(yǎng)焉,故 世子 作養(yǎng)書一篇。” 唐 元稹 《酧白學士代書》詩:“一篇從日下,雙鯉送天涯?!?金 元好問 《遣興》詩:“一篇詩遣興,三醆酒扶頭?!?/p>
(2).全篇。 晉 陸機 《文賦》:“立片言而居要,乃一篇之警策?!薄吨熳诱Z類》卷八四:“此是一篇綱領?!?/p>
瀧吏
(1).長駐急流邊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。 唐 韓愈 《瀧吏》詩:“往問瀧頭吏: 潮州 尚幾里,行當何時到,土風復何似?瀧吏垂手笑,官何問之愚!” 宋 梅堯臣 《送馬廷評知康州》詩:“瀧吏迎使君,壺漿出蠻壘?!?明 高啟 《聞潮州遷客消息》詩:“瀧吏相迎渡 惡灘 ,到時應是幾旬間?!?/p>
(2).指 唐 韓愈 的《瀧吏》詩。 宋 蘇軾 《次韻韶倅李通直》之一:“一篇《瀧吏》可書紳,莫向 長沮 更問津。” 清 錢謙益 《濟上逢總河李侍郎》詩:“往事侲童驚背索,新詩《瀧吏》喜書紳?!?/p>
書紳
把要牢記的話寫在紳帶上。后亦稱牢記他人的話為書紳。語本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:“ 子張 書諸紳。” 邢昺 疏:“紳,大帶也。 子張 以 孔子 之言書之紳帶,意其佩服無忽忘也?!?晉 孫綽 《答許詢》詩之九:“且戢讜言,永以書紳?!?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四:“﹝ 王禹偁 ﹞嘗侍宴 瓊林 , 太宗 獨召至御榻,面誡之曰:‘卿聰明,文章在 有唐 不下 韓 柳 之列,但剛不容物,人多沮卿,使朕難庇?!?禹偁 泣拜,書紳而謝。” 聞一多 《神話與詩·文學的歷史動向》:“以上兩個歷史的教訓,是值得我們的新詩人書紳的?!?/p>
長沮
傳說中 春秋 時 楚國 的隱士?!墩撜Z·微子》:“ 長沮 、 桀溺 耦而耕?!?劉寶楠 正義引 金履祥 曰:“ 長沮 桀溺 ,名皆從水, 子路 問津,一時何自識其姓名?諒以其物色名之?!?/p>
問津
問津 (wènjīn) 打聽渡口,引申為探求途徑或嘗試 make inquiries;have interest in 使子路問津焉。——《論語·微子》 遂無問津者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無人問津蘇軾名句,次韻韶倅李通直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