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呂《送趙彥修》:
六月紅塵如火烈,朝來一雨炎威歇。
漸看蘋末起涼颸,推上冰輪作清絕。
王孫叱馭欲何之,直向銓曹射佳闕。
天生良才必有用,豈應(yīng)付與咐等埒。
幾載低頭丐祠祿,歲寒頗獲固窮節(jié)。
儻逢佳士重薦論,平視朝紳可頏頡。
顧我幽居苦羞縮,卻掃柴門學(xué)藏拙。
每向水邊狎鷗鳥,未遑郊外習(xí)綿蕝。
君能脫略時(shí)從游,嘗鼎一臠端可別。
臨行尚作半日留,滿泛青瓷話離別。
秋風(fēng)若遇南飛鴻,好寄一聲慰騷屑。
注釋參考
脫略
脫略 (tuōlüè) 放任;不拘束 unrestrained 輕慢,不以為意 (treat sb.) without proper respect 脫略細(xì)行,不為流俗之事?!稌x書·謝尚傳》 脫略公卿,跌宕文史?!汀逗拶x》從游
亦作“ 從游 ”。1.隨從出游?!墩撜Z·顏淵》:“ 樊遲 從游於 舞雩 之下?!薄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罚骸?子路 喜從游,遇 長沮 、 桀溺 、 荷蓧丈人 。”
(2).與之相游處。謂交往?!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》:“ 酈生 見謂之曰:‘吾聞 沛公 慢而易人,多大略,此真吾所愿從游。’”《后漢書·爰延傳》:“善人同處,則日聞嘉訓(xùn);惡人從游,則日生邪情。” 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二:“余嘗登門,出近作《贈(zèng)別》長短句以示公……公賞誦久之。是后,從游頗密?!?/p>
(3).隨從求學(xué)。 明 徐愛 《<傳習(xí)錄>卷上‘按語’》:“從游之士,聞先生之教,往往得一而遺二,見其牝牡驪黃,而棄其所謂千里者,故 愛 備録平時(shí)之所聞,私以示夫同志,相與考而證之,庶無負(fù)先生之教云?!?/p>
見“ 從游 ”。
嘗鼎一臠
嘗鼎一臠 (chángdǐng-yīluán) 嘗嘗鼎里的一塊肉,可以知道全鼎內(nèi)的肉味,比喻根據(jù)部分得知全體 straws in the wind—from one learn all 成語解釋鼎:古代炊具,三足兩耳;臠:切成塊的肉。嘗鼎里一片肉,就可以知道整個(gè)鼎里的肉味。嘗鼎一臠出處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:“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,一鼎之調(diào)?!笔褂美淠巧系鹊?,自有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,那下等的,也有那些逐臭之夫,垂涎著嘗鼎一臠。李呂名句,送趙彥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立方體沖浪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