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老倩誰尋往躅,新材待訪續(xù)前編
出自近現(xiàn)代吳宗慈《民國卅五年秋重登牯嶺有感》:
小別匡君十二年,天涯倦鳥偶飛還。
峰巒識我迎微笑,泉石依人作舊妍。
故老倩誰尋往躅,新材待訪續(xù)前編。
從來無限滄桑事,都付山僧一枕眠。
注釋參考
故老
(1).元老;舊臣?!对姟ば⊙拧ふ隆罚骸罢俦斯世?,訊之占夢?!?鄭玄 箋:“君臣在朝,侮慢元老,召之不問政事,但問占夢。”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古制,書必同文,不知?jiǎng)t闕,問諸故老。” 唐 韓愈 《永貞行》:“元臣故老不敢語,晝臥涕泣何汍瀾?!?/p>
(2).年高而見識多的人。 晉 陶潛 《詠二疏》:“促席延故老,揮觴道平素?!?金 王若虛 《贈(zèng)昭毅大將軍高公墓碣》:“事實(shí)始末,雖不能詳;而故老所傳,猶得見其為人之大略。” 袁鷹 《悲歡·飛》:“ 淮安 故老相傳:從幼年時(shí)代起,他就愛倚在城中心 鎮(zhèn)淮樓 的石欄桿上……佇目縱望遙天?!?/p>
(3).前朝遺老。 宋 王安石 《和微之登高齋》:“百年故老有存者,尚憶 世宗 初伐 淮 。” 明 宋濂 《元故曾府君石表辭》:“當(dāng) 宋 初改物,遺黎故老,猶有存者?!?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吳梅村詩》:“比之自諱失節(jié),反託於遺民故老者,更不可同年語矣?!?/p>
誰尋
何處尋求。 唐 韓愈 《秋懷》詩之三:“歸還閲書史,文字浩千萬。陳跡竟誰尋?賤嗜非貴獻(xiàn)?!?/p>
往躅
猶陳跡。 宋 沉遼 《走筆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韻和之》之一:“飲光一衲隱窮谷,不復(fù)區(qū)區(qū)論往躅。”
吳宗慈名句,民國卅五年秋重登牯嶺有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