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游金山寺》
我家江水初發(fā)源,宦游直送江入海。
聞道潮頭一丈高,天寒尚有沙痕在。
中泠南畔石盤陀,古來出沒隨濤波。
試登絕頂望鄉(xiāng)國,江南江北青山多。
羈愁畏晚尋歸楫,山僧苦留看落日。
微風(fēng)萬頃靴文細(xì),斷霞半空魚尾赤。
是時(shí)江月初生魄,二更月落天深黑。
江心似有炬火明,飛焰照山棲鳥驚。
悵然歸臥心莫識(shí),非鬼非人竟何物。
江山如此不歸山,江神見怪驚我頑。
我謝江神豈得已,有田不歸如江水。
(是夜所見如此。
)
注釋參考
愁畏
憂懼。 唐 杜甫 《瞿唐兩崖》詩:“ 羲和 驂馭近,愁畏日車翻。”
歸楫
亦作“ 歸檝 ”。指歸舟。 唐 杜甫 《八哀詩·故司徒李公光弼》:“吾思哭孤冢,南紀(jì)阻歸楫。” 宋 蘇軾 《游金山寺》詩:“羇愁畏晚尋歸楫,山僧苦留看落日?!?清 龔自珍 《會(huì)稽茶》詩:“來歲 天臺(tái) 歸檝罷,春波吸盡 鏡湖 平?!?/p>
山僧
(1).住在山寺的僧人。 北周 庾信 《臥疾窮愁》詩:“野老時(shí)相訪,山僧或見尋?!?唐 劉長卿 《尋盛禪師蘭若》詩:“山僧獨(dú)在山中老,唯有寒松見少年。” 元 李宗冽 《題岳溪禪林精舍》詩:“山僧四五人,屢訪期識(shí)面?!?清 魏源 《武林紀(jì)游》詩之七:“百覓 理安寺 ,始與山僧晤?!?/p>
(2).僧人自稱的謙詞?!段鍩魰?huì)元·法眼宗·羅漢琛禪師》:“眾人既盡在此,山僧不可無言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師曰:‘山僧過矣!夫人言明日作排,非今日矣?!?/p>
落日
落日 (luòrì) 夕陽 setting sun蘇軾名句,游金山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