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南問訊已乖張,應(yīng)對賓朋曾不隱
出自宋代釋惟一《見侍者乞語為入道蹊徑》:
入道蹊徑無蹊徑,日用現(xiàn)行何不省。
和南問訊已乖張,應(yīng)對賓朋曾不隱。
同盂共飯況三年,話破那知萬萬千。
今日炷香重覓語,許時聚首成徒然。
老僧更不能忉怛,痛掌寧辭當(dāng)面搭。
從教負(fù)痛走出門,呼天怨罵齒沒舌禿口未合。
注釋參考
和南
佛教語。佛門稱稽首、敬禮為和南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為文惠太子禮佛愿疏》:“皇太子某稽首和南,十方諸佛,一切賢圣?!?唐 白居易 《六贊偈·贊僧偈》:“故我稽首,和南僧寳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伍彌相公》:“ 班禪額爾德尼 來朝,上命公護(hù)送……公不與談,不和南稱弟子?!眳㈤?唐 慧琳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七三、 宋 贊寧 《僧史略·禮儀沿革》。
問訊
問訊 (wènxùn) 詢問或打聽 inquire 幸可廣問訊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咸來問訊?!獣x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問訊處 問候 greet 彼此見禮問訊 僧尼跟人應(yīng)酬時合十招呼。也叫“打問訊” put the palms together (a Buddhist greeting)乖張
乖張 (guāizhāng) 不正常;不對勁兒 abnormal;eccentric and unreasonable 語言無遜讓,情意兩乖張。——《西游記》 性情執(zhí)拗怪僻 willfulness 行為偏僻性乖張。——《紅樓夢》應(yīng)對
應(yīng)對 (yìngduì) 對答,答對 respond;echo;reply;answer 應(yīng)對諸侯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賓朋
賓朋 (bīnpéng) 賓客和朋友 guests and friends 賓朋畢集釋惟一名句,見侍者乞語為入道蹊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