紛紛二百四十年,說士游談空滿籍
出自宋代周麟之《讀戰(zhàn)國策》:
從人為從六國強,橫人為橫六國亡。
悲夫不用擯秦計,從以委肉強虎狼。
一朝秦甲下函谷,指揮朝魏如群羊。
坐令不費一只矢,山東千里無金湯。
我窺塵編三太息,諸候自覆非秦力。
紛紛二百四十年,說士游談空滿籍。
我將西上吊興亡,南山自有能言石。
注釋參考
紛紛
紛紛 (fēnfēn) 多而雜亂 numerous and confused;in succession 千里黃云白日曛,北風(fēng)吹雁雪紛紛?!啤?高適《別董大》 紛紛暮雪下轅門,風(fēng)掣紅旗凍不翻?!啤?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 一個接一個地,接二連三地 one after another 霓為衣兮風(fēng)為馬,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十年
形容時間長久?!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耙晦挂皇~,十年尚猶有臭。” 楊伯峻 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?!?唐 賈島 《劍客》詩:“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?!?/p>
說士
游說之士。《史記·絳侯周勃世家》:“ 勃 不好文學(xué),每召諸生説士,東鄉(xiāng)坐而責(zé)之?!?明 王問 《駐云飛·吊古》曲:“地割 鴻溝 ,千古英雄 項 與 劉 。説士談天口,戰(zhàn)士屠龍手?!?清 感惺 《游俠傳·俠蹤》:“逐客令下,説士無家?!?
游談
(1).游說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二》:“ 秦陽君 妬大王不得任事,是以外賓客游談之士,無敢盡忠於前者?!薄稘h書·鄒陽傳》:“圣王底節(jié)修德,則游談之士歸義思名?!?/p>
(2).閑談;清談。《后漢書·周勰傳》:“至 延熹 二年,乃開門延賓,游談宴樂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列傳》:“其間則有生無令聞,死無異蹟,用使游談?wù)呙裔缙涫?,講習(xí)者罕記其名,而虛班史傳,妄占篇目?!?宋 葉適 《治勢上》:“若夫五胡之亂, 西晉 之傾覆,此其患特起於公卿子弟,里巷書生游談聚論,沉湎淫佚而已?!?/p>
(3).謂言談浮夸不實。 宋 曾鞏 《序越州鑒湖圖》:“今謂湖不必復(fù)者,曰湖田之入既饒矣,此游談之士為利於侵耕者言之也?!?宋 王安石 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》:“監(jiān)司無檢察之人,守將非選擇之吏,轉(zhuǎn)徙之亟,既難於考績,而游談之眾,因得以亂真?!?/p>
(4).稱揚。 宋 葛立方 《韻語陽秋》卷四:“ 唐 朝人士,以詩名者甚眾,往往因一篇之善,一句之工,名公先達,為之游談延譽,遂至聲聞四馳?!?明 楊慎 《<四川總志>序》:“自 漢 而下,文章之盛無出於四子矣,然豈徒四??純y游談為譽哉!”
(1).猶游說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疑古》:“凡有游談專對獻策上書者,莫不引為端緒,歸其的準(zhǔn)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佔畢三》:“然則叩馬之諫, 太史氏 所采據(jù),果何書也……蓋 戰(zhàn)國 游談之口,而 遷 信之太果也?!?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鄉(xiāng)興賢能論》:“ 齊 能用 管敬仲 、 寧戚 , 秦 能用 由余 、 百里奚 , 楚 能用 觀丁父 、 彭仲爽 ,善矣。 戰(zhàn)國 因之,招延游談之士夫。”
(2).交游閑談。 宋 王象之 《<輿地紀(jì)勝>序》:“然不過辨古今,析同異……資游談而夸辯博,則有之矣。” 明 陸深 《燕閑錄》:“轉(zhuǎn)徙之亟,既難於考績,而游談之眾,因得以亂真?!?清 梁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蔡木龕》:“又好游談,一邱壑之勝,必窮其境而后已?!?/p>
(3).古代博戲名。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下:“今之博戲……又有小雙陸、圍透、大點、小點、游談、鳳翼之名?!?/p>
周麟之名句,讀戰(zhàn)國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